歌劇《日出》是國家大劇院的第七部原創中國歌劇。戲劇大師曹禺的經典劇作《日出》以鮮明的時代性和深廣的歷史內容在曹禺劇作中居于領銜地位。該作幾十年來經過多個版本的不斷搬演,影響至深。2015年是《日出》創作發表80周年,國家大劇院力邀著名作曲家金湘、編劇萬方、導演李六乙等一流主創團隊,傾力打造該劇的首部歌劇版本,以此致敬大師、致敬經典。曹禺之女萬方,因其對作品的深刻理解和獨特感情,深入體察原著的悲劇情愫,對人物情態和社會風貌給予了細致入微的描摹。而作曲家金湘的音樂流暢簡潔,線索清晰干凈,色彩感豐富,具有鮮明的時代風格,在創作過程中尤其注重加強音樂的戲劇化沖突,準確地塑造人物的音樂形象。
主創
作曲:金湘
編劇:萬方
指揮:呂嘉
導演:李六乙
舞美設計:劉杏林
服裝設計:鄒游
主演
陳白露:宋元明、柯綠娃
詩人:戴玉強、薛皓垠
潘月亭:廖昌永、劉嵩虎
李石清:蘇大為、邢立珂
小東西:王一鳳
翠喜:張卓、張春青
胡四:肖瑪
顧八奶奶:劉媛夢
王福生:朱鳳佳
劇情介紹
上世紀三十年代的中國都市,當紅的交際花陳白露住在一座高檔的大飯店里。她年輕、美貌、聰慧,充滿女人的魅力。一位銀行家潘月亭,年齡大到可以做陳白露的父親,被陳白露深深吸引,為她一擲千金,滿足她的一切需要,并把她占為己有。
住在酒店的陳白露每天賓客盈門,跳舞、唱戲、打牌、玩樂,過著燈紅酒綠的生活,但她的內心卻時常感覺空虛和孤寂。
一天,陳白露過去的愛人,一位詩人,忽然出現在大飯店。陳白露曾經熱烈地愛著詩人,為他的熱情和浪漫傾倒,丟開一切,隨他到鄉下,追求過一種純潔美好的生活。但現實的種種困擾擊碎了詩人的夢想,他偷偷離開了陳白露,拋棄了她。如今他又來找陳白露,希望挽回他們之間的關系,重新開始。
陳白露拒絕了詩人的要求,因為她看透了人世,但她對詩人仍然懷有感情。
在陳白露所住的大飯店里還關著一個小女孩兒,她窮苦的父母都已不再人世。孤零零的小姑娘被逼迫賣身給一個富豪惡霸,但小姑娘堅決不從,逃出被關的房間,躲藏到陳白露的房間里。陳白露對小姑娘的身世十分同情,希望靠自己的力量能幫她改變命運,并認她做自己的干女兒,然而黑社會的勢力遠比陳白露強大得多,他們從陳白露那里搶走了小姑娘,并把她賣到最下層的窯子里。小姑娘在絕望中上吊自殺。
詩人為陳白露四處尋找小姑娘,恰巧看到了小姑娘在窯子里自殺。他倍受打擊,對未來的生活感到迷惘。
陳白露的保護人潘月亭因生意上的不順利,被下屬威脅,幾經波折,終于還是破產了,再也無力為陳白露的豪華生活埋單,狼狽地離去。懷著對沉淪生活的深深憎惡和難以自拔的境遇,陳白露拿起藥瓶,吞下安眠藥,結束了自己年輕的生命。
國家大劇院合唱團
國家大劇院合唱團成立于2009年12月8日,由著名指揮家吳靈芬擔任指揮,眾多國際、國內優秀藝術家對合唱團進行藝術指導。團員由全國各藝術院校及海外學成的優秀學子經過嚴格選拔組成。作為中國最高表演藝術殿堂所屬的專業文藝演出團體,合唱團秉承大劇院人民性、藝術性、國際性的宗旨,以歌劇、音樂會演出為主要任務,并積極參與各類文化交流活動。
國家大劇院合唱團自成立以來,積極參與國家大劇院制作的原創歌劇《西施》、《趙氏孤兒》、《運河謠》,中外經典歌劇《白毛女》、《洪湖赤衛隊》、《費加羅的婚禮》、《愛之甘醇》、《塞維利亞理發師》、《意大利女郎在阿爾及爾》、《假面舞會》、《弄臣》、《茶花女》、《奧賽羅》、《漂泊的荷蘭人》、《羅恩格林》、《卡門》、《托斯卡》、《圖蘭朵》等二十多部作品的演出。其展現的藝術水準獲得了業內人士及觀眾的一致好評。作為國家大劇院駐院演出團體,合唱團先后出訪新加坡、韓國、日本及香港等國家和地區參加演出交流活動,獲得了廣泛贊譽。
除了歌劇的演出外,合唱團還參演了許多大型聲樂作品及主題音樂會:包括《貝多芬第九交響曲》、《馬勒第二交響曲》、《馬勒第八交響曲》、大型音樂舞蹈史詩《復興之路》、《美麗中國》等。策劃并力邀著名指揮泰斗嚴良堃等著名藝術家加盟打造精品系列合唱音樂會。演出曲目涵蓋了世界著名合唱經典作品、各國民歌及世界經典歌劇片段。
合唱團成立至今與眾多著名藝術家進行了合作,并獲得了大師們的贊許:世界著名男高音多明戈曾說“能和這些才華橫溢的青年藝術家們合作,是我的榮幸”;指揮家洛林?馬澤爾表示“這是一個充滿激情的合唱團”;指揮家丹尼爾?歐倫排練后興奮地表示“這是我見過的聲音最棒的合唱團,雖然他們很年輕,但比很多歐洲的合唱團都要好”。在國家大劇院的舞臺上,與合唱團合作演出的包括:著名導演弗朗切斯卡?贊貝羅、強卡洛?德?莫納科、烏戈?迪安那、陳薪伊、曹其敬、廖向紅,著名指揮家洛林?馬澤爾、丹尼爾?歐倫、耶歐?萊維、安德烈?利卡塔、嚴良堃、呂嘉、李心草、張國勇,著名歌唱家多明戈、里奧?努奇、茵瓦?穆蘭、胡安?彭斯、布蘭登?喬瓦諾維奇、弗朗切斯科?梅利、戴玉強、魏松、莫華倫、袁晨野、廖昌永、章亞倫、張立萍、迪里拜爾、孫秀葦、和慧、李曉良等,全年演出超過百場,為推動國家大劇院的進一步發展發揮了積極的作用。
國家大劇院管弦樂團
國家大劇院管弦樂團是中國國家表演藝術中心的常駐樂團。
新世紀的北京,歷史氣度和當代活力彼此交織,也滋育了國家大劇院管弦樂團全新的音樂精神和遠大的音樂視界。這支年輕卻不凡的樂團建立于2010年3月,由來自中國及海外的近百名音樂家組成。在短短幾年內,他們以對音樂與生俱來的熱情、專注和創新精神,已儼然在中國樂壇嶄露頭角,并迅速得到國際音樂界的熱切關注。
伴隨他們一起經歷這個過程的,有諸多當今全世界最優秀的音樂大師,包括:指揮家洛林?馬澤爾、克里斯托弗?艾森巴赫、弗拉基米爾?阿什肯那齊、根特?赫比希、克里斯蒂安?雅爾維、耶歐?萊維、譚利華、張國勇等,鋼琴家魯道夫?布赫賓德、郎朗、史蒂芬?科瓦塞維奇、王羽佳、陳薩等,大提琴家王健等,小提琴家瓦汀?列賓、呂思清、寧峰等,小號家艾莉森?巴爾松,打擊樂演奏家李飚,歌唱家普拉西多?多明戈、里奧?努奇、和慧、沈洋等。馬澤爾曾評價他們“富有激情,全心投入,實力非同一般”,艾森巴赫則認為他們已是“亞洲最優秀樂團之一”。
作為中國最優秀的兩棲樂團,他們代表了中國歌劇的最高音樂造詣,音樂廳舞臺上的表現同樣熠熠生輝。在《羅恩格林》、《漂泊的荷蘭人》、《奧賽羅》、《納布科》、《托斯卡》、《圖蘭朵》、《茶花女》、《卡門》、《費加羅的婚禮》等眾多世界級的國家大劇院歌劇制作中,來自樂池的精湛演繹已經成為其重要標志。在2014/2015演出季,他們將繼續奉獻《奧涅金》、《阿依達》、《鄉村騎士》等經典劇目。
2011年,樂團在國家大劇院“全套馬勒”系列中表現矚目,2012年在艾森巴赫的指揮下成為《音樂周報》年度十大音樂會中的唯一中國樂團,2013年在呂嘉帶領下開啟全套貝多芬之旅。由馬澤爾指揮的瓦格納曠世劇作改編版《無詞指環》被馬澤爾認為是“作品誕生25年來最完美的演繹”,索尼為該場音樂會發行的現場錄音,成為樂團的首張交響樂唱片。心懷對當代音樂的巨大熱情,他們還活躍在北京現代音樂節,相繼上演吉雅?坎切利、武滿徹等當代重要作曲家的作品。在2013年,樂團呈獻了由國家大劇院獨家委約的10位全球頂級作曲家(包括奧古斯塔?里德?托馬斯、卡列維?阿霍、魯多維科?艾奧迪、瑞切爾?波特曼等)新作的世界首演,更通過國家大劇院“青年作曲家計劃”推動中國新一代作曲家的成長。
作為極具時代精神的音樂使者,他們不僅通過周末音樂會、藝術沙龍和在學校、社區、醫院、博物館等開設的室內樂活動,將無數觀眾帶入美妙的音樂世界,更將當代中國的藝術活力傳播到世界各地。2011年,他們在首爾藝術中心上演《圖蘭朵》。2012年與艾森巴赫參加德國石荷州、基辛根等音樂節,與陳佐湟在柏林、紐倫堡、悉尼等地成功上演音樂會。2013年,呂嘉率團赴澳門、新加坡、首爾舉行首次亞洲巡演并大獲成功。
2014/15樂季,樂團將上演《奧涅金》、《阿依達》、《鄉村騎士》等歌劇制作,并將在呂嘉及祖賓?梅塔、克里斯托弗?艾森巴赫、鄭明勛、根特?赫比希、安東尼?維特等大師的帶領下,與郎朗、王健、王羽佳等獨奏大師合作,為觀眾帶來精彩的音樂會。在2014年11月,呂嘉率領樂團赴美國、加拿大進行了首次北美巡演,大獲成功。
國家大劇院音樂藝術總監陳佐湟,是國家大劇院管弦樂團的創建者之一,也是樂團首任首席指揮。2012年,陳佐湟榮膺桂冠指揮,呂嘉出任首席指揮,并由袁丁擔任助理指揮。呂嘉在交響作品和歌劇領域均造詣深厚,曾任意大利維羅納歌劇院音樂藝術總監、西班牙特內里費交響樂團音樂總監,同時也是中國澳門樂團現任藝術總監。
注意事項
a)演出詳情僅供參考,具體信息以現場為準;
b)1.2米以下兒童謝絕入場,1.2米以上兒童需持票入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