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浪漢》——皮波憑此作獲得意大利戲劇界最高榮譽UBU特別獎
演出劇團:艾米利亞·羅馬尼亞戲劇基金會 / 皮波·戴爾波諾劇團
構思 / 導演:皮波·戴爾波諾
主演:皮波·戴爾波諾 / 波波
配音:佩鉑·羅布列多
靈魂的流浪,似乎成了現代人共同的宿命。你知道自己真正想要什么嗎?你知道自己將往何處去嗎?
意大利著名導演皮波·戴爾波諾將藝術觸角再次伸向現代人的隱秘心境,在繼承貝克特經典《等待戈多》的基礎上,結合自身的生命體驗,虔誠打造一部細膩動人的靈魂“圣經”。
《亨利五世》——皮波·戴爾波諾將首度攜同25名中國演員同臺出演
演出劇團:艾米利亞-羅馬涅劇院基金會 — 皮波·戴爾波諾劇團
靈感來源于莎士比亞原作
構思 / 導演:皮波·戴爾波諾
演員:皮波·戴爾波諾 / 馬里奧·因特魯里歐 / 佩鉑·羅布列多以及《亨利五世》工作坊學員
燈光 / 聲音:西蒙涅·葛佳諾
戰爭帶來了什么?
莎士比亞的劇作,總在精彩的故事中悄悄叩問人類深層的生存境遇。皮波·戴爾波諾挑戰莎翁經典,融合手勢、動作、圖像、舞蹈和音樂等多種藝術表現手法,營造一個扣人心弦而發人深省的戰爭世界。該劇是迄今為止唯一一部受邀在英國莎士比亞皇家劇院表演的意大利版本莎劇。
導演
皮波·戴爾波諾,1959年生于瓦拉澤,意大利作家,演員和導演。他入行時接受傳統戲劇的訓練,后在丹麥經嚴格的肢體與聲音的訓練,學習東方戲劇原則。之后,他受皮娜·鮑什之邀去德國工作。1980年代初,他成立了皮波·戴爾波諾劇團(Compagnia Pippo Delbono),在那里創作了他絕大部分的作品。從1987年的《暗殺時節》(Il tempo Degli Assasini)到2013年的《蘭花》(Orchids)。 他并不經常搬演別人的作品,而是與越來越多的藝術家們共同創作。跟社會邊緣人群的邂逅成了他理想化研究的一個轉折點:《流浪漢》(Barnoni 1997)應運而生。后續的作品,為帕索里尼而作的《憤怒》(La rabbia)、《戰爭》(Guerra)、《出埃及記》(Esodo)、《塑料人》(Gente di plastic)、《尖叫》(Urlo)、《寂靜》(Il silenzio)、《這場黑色》(Questo buio)、《猛烈》(feroce)、《謊言》(La menzogna)、《六月故事》(Racconti di giugno)——跟之前的作品一樣,都曾在世界上五十多個國家的劇場和戲劇節上演過,包括阿維尼翁藝術節(劇團幾乎所有的作品都曾在此上演)、巴塞羅那Grec藝術節、蘇黎世戲劇節以及威尼斯國際藝術雙年展等等。在戴爾波諾過往的制作里,有兩個在國際巡回中反響熱烈、好評如潮:《戰役之后》(此劇獲頒2011年烏布獎年度最佳制作)和《蘭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