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飚
作為世界音樂舞臺上為數不多的全職打擊樂音樂會獨奏家,李飚以其對打擊樂獨奏的特別悟性和獨特的演奏風格,被國際輿論認為是當代最優秀的打擊樂獨奏家之一。
李飚出生在中國南京,五歲開始學習音樂。童年時,便顯示出對音樂的特別才能及興趣,1982年進入北京中央音樂學院附中學習打擊樂器。1988年畢業時,他作為中國第一位公派打擊樂學生,被中國文化部選送到蘇聯莫斯科柴可夫斯基國立音樂學院隨斯留基業夫教授學習,并獲得俄羅斯國家一級音樂碩士文憑。1995年,李飚獲德國國家文化基金會獎學金來到德國,在慕尼黑國立音樂學院莎德羅教授指導下完成大師文憑。
在學生時期,他曾在許多音樂比賽上獲獎,其中包括在1993年獲第一屆國際達布雷申打擊樂比賽銀獎;1995年國際阿拉瑪現代音樂節上獲特等獎。他是第一位在國際音樂比賽中獲獎的華人打擊樂演奏家。
作為音樂會獨奏家,李飚的演奏曲目范圍及所演奏的打擊樂器十分廣泛,從不同時期的打擊樂作品到打擊樂協奏曲,曲目中包括許多作曲家在他的演奏啟發下,為他創作的打擊樂作品。李飚演奏的打擊樂器包羅萬象,從馬林巴琴到拉丁、亞洲、非洲等打擊樂器。在音樂會上,他常常演奏多達五、六十件樂器的組合作品,展現給觀眾全新的音樂空間。他在許多著名音樂節上有過獨奏演出,如:施萊施維科——霍因施坦音樂節、愛維安音樂節、多瑙阿特姆音樂節、巴德夫理斯霍鋒音樂節、日本富士山音樂節、薩格勒布現代音樂節,米凱蘭基利音樂節,柏林愛樂大廳2002打擊樂之夜,Music-Viva等,作為獨奏家,他還同世界上許多樂團有過成功的合作和巡回演出,如:柏林愛樂樂團,巴伐利亞廣播交響樂團,丹麥廣播交響樂團,保加利亞國家交響樂團,捷克國家交響樂團,德國國際愛樂樂團、波蘭國家交響樂團、日本東京室內樂團、倫敦銅管樂團,中國愛樂樂團等。演出的足跡踏遍七十多個國家和地區。
他多次在德國電視二臺的全歐洲最有影響的古典音樂專欄“重視古典音樂”中演奏打擊樂協奏曲,并為歐洲許多大型廣播電臺錄制打擊樂獨奏作品。百代(EMI)、華鈉泰爾德斯(Teldec)、德意志維勒唱片公司,均錄制過他的唱片。同時李飚還在歐洲、美國、日本的許多音樂學院里進行講學,舉辦大師班活動,并多次擔任國際打擊樂比賽的評委。
雷納?西格斯
柏林愛樂首席定音鼓。
1953年出生于一個音樂世家,他的祖父多年來擔任萊比錫格萬特豪斯管弦樂團首席小號。西格斯從小深受祖父的音樂熏陶,隨家人定居德國漢諾威之后,進入該市的音樂學院,接受打擊樂手和艾伯特肖伯定音鼓培訓,1973-1977年主修打擊樂。
西格斯十三歲就活躍于漢諾威歌劇院樂團,并簽約長期擔任不倫瑞克國家劇院首席定音鼓手。1977-1982年,作為拜羅伊特節日樂團的成員之一進行演出。
1984年,西格斯正式加入了柏林愛樂樂團,并成為定音鼓首席替補。在其不斷地努力下,于1986年升任首席鼓手。
1983年成為漢諾威音樂學院的教員,現任教于柏林愛樂交響樂團學院,并擔任柏林漢斯艾斯勒音樂的客座教授。
西蒙?勒斯勒爾
柏林愛樂打擊樂演奏家。
1984年出生在德國斯瓦比亞迪格蒙特。在柏林漢斯?艾斯勒音樂學院學習打擊樂,師從弗朗茨?辛德貝克教授、李彪教授,獲得“德國國家Merit 基金會”全額獎學金。在學期間他多次獲得國內和國際比賽大獎,2001年巴黎國際打擊樂比賽一等獎,“德國青年音樂家大賽”和“克林根塔爾國際音樂比賽”一等獎。在“德國青年音樂家大賽”和2004年參加庫爾特?馬舒爾大師班上,西蒙進入國內總決賽,并在廣播和電視節目中參與節目錄制。
作為一名打擊樂獨奏演員,西蒙開始在西班牙、比利時、奧地利等歐洲國家進行巡演。2008年西蒙?勒斯勒爾作為永久成員加入柏林交響樂團。
演出曲目(以實際演出曲目為準):
戰神之舞 克里斯多費爾?勞瑟 曲
縮小的世界 托比亞斯?布羅斯特羅姆 曲
第一號探戈組曲 阿斯托?皮亞佐拉 曲
拍手音樂 斯提夫?萊切 曲
騰飛 魯瑟?佩克 曲
戲 郭文景 曲
交響舞曲(選自《西區故事》) 列奧納德?伯恩施坦 曲
注:跨越世紀的節奏—李飚和柏林愛樂打擊團音樂會已出票,敬請訂購!
TAGS: 跨越世紀的節奏 李飚和柏林愛樂打擊團音樂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