劇情簡介
秦朝始皇帝下令焚書,丞相李斯率眾敦促,大儒伏生親自點火,焚毀家中典籍。后伏生之子以作亂之罪被李斯緝拿,在李斯的威逼挾持下,伏生供出其子,致令自家家破人亡,伏生亦陷入瘋癲。直至始皇駕崩,李斯被執,押上刑場。伏生為之送行,這時方道出個中隱衷……伏生用他的血肉之軀,承擔了身心累累的傷痕,用屬于他的獨特方式,保護與傳承了儒家經典,使文明之火,復燃于世……
職員表
出品人:張凱華
總監制:于魁智 陳 櫻
監 制:張建國 于躍剛 蔣連起
制作人:成愛國
編 劇:孟 冰 羅 周
導 演:王曉鷹
戲曲導演:荀 皓
唱腔設計:李祖銘 邱小波
音樂設計:朱世杰 李金平
舞美設計:劉杏林
燈光設計:胡耀輝 朱 丹
服裝設計:蔣連起 蔣 典
道具設計:綱秋多杰太
造型設計:王 凡
舞美設計助理:廖詩富
燈光設計助理:李福順
導演助理:張 鑫
編劇助理:李美妮
技 導 組: 韓 宇 張 森
執行制作人:楊俊峰
演出統籌:馮 濤
宣傳統籌:周文惠 趙 宇
演員表
劇中人 扮演者
伏 生 張建國
李 斯 魏積軍
閔 姜 張 蘭
子 勃 張 兵
羲 娥 付 佳
隱 兮 呂昆山
司 鼓:李金平
操 琴:李 楊
舞臺監督:田永剛
劇 務:韓 宇
樂 務:李博楠
字 幕:郭藝珠
伴 奏:國家京劇院三團樂隊
舞 美:國家京劇院舞臺美術中心
孟 冰(編劇)
國家一級編劇,中國戲劇家協會副主席,總政話劇團原團長。主要作品有話劇《紅白喜事》、《綠蔭里的紅塑料桶》、《老兵駱駝》、《黃土謠》、《白鹿原》、《毛澤東在西柏坡的暢想》、《生命檔案》、《尋找李大釗》、《誰主沉浮》、《伏生》、《這是最后的斗爭》、《楓樹林》、《索菲亞教堂的鐘聲》、《活在陽光下》、《公民》,歌劇《野火春風斗古城》等。至今共創作各類作品57部,其中上演41部,獲國家舞臺藝術精品工程十大精品劇目、五個一工程獎、文華大獎、文華劇目獎、文華編劇獎、曹禺劇本獎等全國及軍隊重大獎項75個。中宣部“四個一批”人才,文化部優秀話劇藝術工作者,全國中青年德藝雙馨藝術工作者,五次榮立二等功,三次榮立三等功,1994年起享受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
羅 周(編劇)
復旦大學文學博士,現任職于江蘇省文化廳劇目工作室。主要上演作品有:昆曲《春江花月夜》,京劇《孔母》《魚玄機》,錫劇《一盅緣》,淮劇《李斯》《寶劍記》,揚劇《衣冠風流》《黃鵠歌》,越劇《丁香》《孔雀東南飛》,音樂劇《鑒真東渡》《又見桃花紅》等。主要合作作品有:京劇《將軍道》,淮劇《千古韓非》,越劇《二泉映月》等。作品屢獲曹禺戲劇文學獎、田漢戲劇獎劇本獎。另有《太白蓮》等7部長篇小說出版發行。
王曉鷹(導演)
中國國家話劇院副院長,中國戲劇家協會副主席,中央戲劇學院客座教授。導演學博士,國家一級導演。中央直接聯系的國家級專家,全國宣傳文化系統首選“四個一批”人才;政府特殊津貼專家;榮獲“優秀話劇藝術工作者”及“新世紀杰出導演”稱號。近年主要導演作品:話劇《紅色》、《離去》、《伏生》、《理查三世》、《深度灼傷》、《簡?愛》、《哥本哈根》、《薩勒姆的女巫》、《肖邦》、《1977》、《荒原與人》、《霸王歌行》等;歌劇《這里的黎明靜悄悄》、《釣魚城》:舞劇《十里紅妝》、音樂劇《斷橋》、京劇《辛棄疾》、黃梅戲《半個月亮》、越劇《趙氏孤兒》、評劇《半江清澈半江紅》等,并分別為美國、丹麥、香港、澳門等國家和地區導演《莊周戲妻》、《游吟詩人》(歌劇)《盲流感》、《屋外有花園》等。在舞臺創作實踐的基礎上同時進行導演藝術理論研究,出版發表《從假定性到詩化意象》、《戲劇演出中的假定性》等理論專著和諸多研究論文。
荀 皓(戲曲導演)
“四大名旦”之一荀慧生先生的嫡親長孫,父親荀令香,原中國戲曲學校校長。他畢業于中國戲曲學校,習武生,后分配到中國京劇院(現為國家京劇院)工作,一直擔任編導工作。他先后參與藝術創作的京劇劇目有《紅旗譜》、《紅燈記》、《平原作戰》、《紅色娘子軍》、《蝶戀花》、《大鬧天宮》、《白蛇傳》、《紅燈照》、《李清照》、《王昭君》、《八仙過海》、《洛水伊人》、《釵頭鳳》、《伏生》、《荀灌娘》等。上個世紀八十年代后,逐漸涉足影視編導工作,在電視連續劇《西游記》、《三國演義》、《荀慧生》《宋氏三姐妹》及動漫《三國》等擔任導演等工作。
李祖銘(唱腔設計)
著名京胡演奏家,曾參加多部戲的音樂唱腔設計:《三上桃峰》、《山城圍困戰》、《錦車使節》、《坂本龍馬》等。曾赴香港、美國、臺灣講學。1990年參加李慕良作品音樂會為亞運會籌資,演奏音樂會全部曲目;1991年錄制了“李祖銘京胡演奏專輯”;2001年參加為失學兒童的“陽光愛心”音樂會的義演。近年隨團多次赴港臺、日本、法國、瑞士、西班牙等地。
邱小波(唱腔設計)
國家一級演奏員。1991年畢業于中國戲曲學院音樂系,主攻京胡、京二胡專業,畢業后留校任教,1994年調入國家京劇院工作。曾參與創作《瀘水彝山》《寶蓮燈》《東極英雄》《哪吒》《宋家姐妹(部分場次)》《大漠蘇武》《詩杰王勃》《滾燈王》《孔雀翎》《安國夫人》《伏生》等,擔任其中的唱腔設計工作,其中《大漠蘇武》《韓玉娘》《飛虎將軍》《孔雀翎》等劇目榮獲了文化部頒發的優秀唱腔設計獎。
朱世杰(音樂設計)
國家一級作曲,現為國家京劇院作曲、演奏員。畢業于中國戲曲學院音樂系。參與創作了《彈劍記》《兵圣孫武》《北國紅菇娘》等劇目。獨立創作了《油燈燈開花》《江姐》《大漠蘇武》《詩杰王勃》《瀘水彝山》和程派《白蛇傳》等劇目的音樂設計及配器。
李金平(音樂設計)
國家一級演奏員,三團常務副團長。文化部優秀專家,享受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參加多部新創劇目的音樂創作,曾兩次在文化部優秀劇目展演中榮獲劇目伴奏獎及音樂設計獎。2011年參與創作、監制、司鼓的新編歷史劇《慈禧與德齡》、《漢蘇武》分別榮獲十二屆中國戲劇節優秀劇目獎,第六屆中國京劇節一等獎等。
劉杏林(舞美設計)
中央戲劇學院教授。中國舞美學會副會長,國際舞臺美術組織(OISTAT)中國中心主席。主要舞臺設計作品有:話劇:《櫻桃園》《原野》《風聲》,話劇交響劇詩《吁天》,小劇場話劇《愛情螞蟻》,兒童劇《紅領巾》,歌劇《日出》《運河謠》《高山流水》,舞劇《阿姐鼓》,京劇交響劇詩《梅蘭芳》,京劇《屈原》,淮劇《馬陵道》,粵劇《伶丁洋》,黃梅戲《和氏壁》,越劇《春琴傳》,昆曲《牡丹亭》,閩劇《紅裙記》, 錫劇《繁漪》, 評劇《良宵》,晉劇《大紅燈籠》, 花燈歌舞劇《小河淌水》,音樂劇:《花木蘭》。設計的越劇《陸游與唐婉》兒童劇《紅領巾》桂劇《大儒還鄉》昆曲《紅樓夢》分別入選2003,2005,2006和2012年度國家十大舞臺藝術精品工程劇目。曾獲眾多國內外知名大獎。
胡耀輝(燈光設計)
中央戲劇學院舞臺美術系教授。涉獵不同劇種的燈光創作,作品數百部,其燈光設計風格情感細膩,內斂大氣,被稱為“最具文學造詣的燈光設計師”,并多次獲獎。獲2004-2007年度話劇“金獅舞臺美術獎”,六次獲文化部“文華舞臺燈光設計獎”。獲國家舞臺藝術精品工程劇目:兒童劇《紅領巾》、《想飛的孩子》;眉戶劇《遲開的玫瑰》;桂劇《大儒還鄉》;京劇《藏羚羊》;湘劇《李貞還鄉》等。
朱丹(燈光設計)
蔣連起(服裝設計)
國家一級舞美服裝設計。畢業于中國戲曲學院服裝專業,現為國家京劇院舞美中心副主任,曾成功的創作出多部經典劇目中的人物服飾造型。如《彈劍記》、《風雨杏黃旗》、《柳蔭記》、《文姬歸漢》、《安國夫人》、《太真外傳》、《韓玉娘》,并在2012年文化部優秀劇目展演《太真外傳》中獲服裝設計獎。
蔣 典(服裝設計)
國家京劇院服裝設計師,中國舞臺美術學會會員。2009年畢業于中國戲曲學院舞臺美術系戲劇影視服裝專業。擅長設計戲曲類服裝、影視戲劇服裝及大型晚會演出服、禮服等。設計風格鮮明,格調高貴典雅。主要作品:京劇《清風亭》、《太真外傳》、《文姬歸漢》、《圣女傳》,晉劇《西天取經記》。在京劇《德齡與慈禧》、《獵虎記》、《情仇劍》、錫劇《天涯歌女》中擔任服裝設計助理。《太真外傳》在2012年國家藝術院團優秀劇目展演中獲服裝設計獎。
綱秋多杰太(道具設計)
國家二級舞臺美術設計。畢業于中國戲曲學院舞臺美術系。藏族。主要作品:京劇《女駙馬》《春閨夢》《送糧》《紅松店》《三打白骨精》《清風亭》,電影《江姐》《謝瑤環》《張協狀元》等10余部影視劇。擔任過40余臺晚會欄目的設計。2005年至2006年被評為文化部青年崗位能手。《國粹勵人》獲首屆中國高校校園戲劇節大獎,“中國戲劇獎、校園戲劇獎”優秀劇目獎。
王 凡(造型設計)
國家京劇院舞臺美術中心容妝師,主任舞臺技師。畢業于中國戲曲學院戲劇影視美術設計專業。曾擔任新創劇目《梁祝》《秋色漸濃》《情仇劍緣》《瀘水彝山》《大漠蘇武》《韓玉娘》等劇目的人物造型設計和化妝造型。
張建國
(飾演 伏生)
國家一級演員,全國政協委員,民革中央委員,文化部優秀專家,享受國務院政府津貼,畢業于中國京劇優秀青年演員研究生班。現任國家京劇院三團團長。工老生,當今奚派領軍人物,拜著名奚(嘯伯)派表演藝術家張榮培先生、歐陽中石先生為師,并長期受教于著名京劇表演藝術家、教育家朱秉謙先生。曾榮獲文化部“文華表演獎”,第四屆中國京劇節“最佳表演獎”,中國戲劇梅花獎、“梅蘭芳金獎”。2004年主演京劇《瀘水彝山》榮獲第四屆中國京劇節金獎。2011年主演新編歷史劇《大漠蘇武》榮獲第六屆中國京劇節一等獎。2012年主演新編京劇《韓玉娘》榮獲文化部優秀劇目展演“優秀表演獎”。中宣部“五個一工程”獎。
魏積軍
(飾演 李斯)
國家一級演員,工花臉。首屆中國京劇流派班學員。師從已故裘派名家方榮翔先生,后拜著名京劇表演藝術家裘派傳人李長春為師。曾榮獲第三屆京劇藝術節表演獎,國家藝術院團優秀劇目展演優秀表演獎。常演劇目:《大?探?二》《鍘美案》《將相和》《鎖五龍》《探陰山》《遇后?龍袍》《連環套》《圖蘭朵公主》等。
張 蘭
(飾演 閔姜)
國家一級演員,工老旦。畢業于中國戲曲學院,中國京劇優秀青年演員研究生,首屆優秀青年京劇演員流派班學員。師從李鳴巖、高淑娟、李麗萍、胡根萍、王晶華等,2006年拜著名京劇表演藝術家王晶華為師。曾榮獲上海白玉蘭戲劇表演藝術獎“主角提名獎”等。常演劇目《釣金龜》《楊門女將》《徐母訓子》《李逵探母》《岳母刺字》《佘太君抗婚》《紅燈記》《杜鵑山》等。
張 兵
(飾演 子勃)
優秀青年演員,工小生。畢業于中國京劇優秀青年演員研究生班。師從陳茂蘭、張永遠、畢高修、余少英、裴艷玲、蕭潤德、楊長秀、張春孝、劉雪濤等,2015年拜著名京劇表演藝術家葉少蘭為師。曾榮獲文化部全國優秀青年京劇演員折子戲展演“表演獎”等。常演劇目:《羅成叫關》《小宴》《白蛇傳》《紅娘》《玉堂春》《勘玉釧》《金玉奴》等。
郝仕鵬(飾演 子勃)
國家二級演員,工小生,畢業于中國戲曲學院。師從畢高修、劉雪濤、劉福生、茹少荃、沈世華、蕭潤德、于萬增、張春孝等,2011年拜著名京劇表演藝術家張春孝為師。常演劇目:《羅成叫關》《玉堂春》《望江亭》《穆桂英大戰洪洲》《花田錯》《銀空山》《紅娘》《豆汁記》等。
付 佳
(飾演 羲娥)
優秀青年演員,工梅派青衣。畢業于上海戲劇學院,中國京劇優秀青年演員研究生。師從梅葆玖、王志怡、陸義萍、董圓圓、高淑芳、李炳淑、王繼珠,王英姿等,2015年拜著名京劇表演藝術家杜近芳為師。曾榮獲第23屆上海白玉蘭戲劇表演藝術獎“新人主角獎”等。常演劇目:《穆桂英掛帥》《洛神》《霸王別姬》《太真外傳》《貴妃醉酒》《西施》《鳳還巢》等。
呂昆山
(飾演 隱兮)
國家一級演員,工丑行。畢業于中國戲曲學院,師從肖盛萱、汪榮漢、張金粱、郭元祥、寇春華、鈕鏢等。曾榮獲文化部全國京劇演員評比展演“一等獎”等。常演劇目:《審頭刺湯》《群英會》《春草闖堂》《秋江》《望江亭》《法門寺》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