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洲古典領域,新一位的領軍大師
作為最有成就的80后鋼琴家之一,歐洲新生的古典音樂領域領軍人物--宋思衡。早在國際樂壇上獲得眾多的國際大獎。對于演奏,宋思衡有著西方式的熱情;對于作品,同時擁有著東方式的思考。他的每個觸鍵和清晰的音樂理解,以及華麗的熱情和節奏的演奏方式,造就了他在古典音樂領域的地位:一位不可多得的古典創新者。
1996年,年僅十四歲的他在北京全國鋼琴比賽中獲得冠軍。之后在英國利茲,愛爾蘭都柏林,法國巴黎,中國上海等重大國際比賽中又屢次獲獎,創造了這些比賽中華人的最好成績。特別是2004年在法國舉行的國際最頂尖五大音樂比賽之一的第六十一屆瑪格麗特·隆-雅克·蒂博國際鋼琴大賽中,他歷史性地成為了六十多年來第一位摘取桂冠并囊獲多項特別獎的中國人。經過了在法國巴黎的多年深造,宋思衡深受法國鋼琴學派的影響,讓他成為當今最耀眼的華人鋼琴家之一。
重溫80后的成長記憶
回想80,回首那一段青蔥的歲月,和那些與歲月抹不開的回憶。
細數那些曾經在兒時的游戲,懷念吃過的零食;翻一翻抽屜里的玩具,抽空看一遍兒時的動畫片;戴上耳機,播放一張舊時的CD,散步在母校。不知道還能不能遇見從前的"李雷和韓梅梅"和那最討厭的黃岡試卷。
音樂會上,宋思衡獨出心裁的以80后國人的童年記憶為線條,用莫扎特的《小星星》變奏曲作為開場,那熟悉又明亮的旋律載著每一個80后,回到兒時音樂記憶的起點。《浪客劍心》、《千與千尋》、《機動警察》中那些再熟悉不過的動漫音樂伴隨80后的成長讓他們學會了勇敢、善良和正義。《德黑蘭1943》的主題歌;《海上鋼琴師》的電影配樂,無一不勾起80的回憶。
多媒體獨奏音樂會的第一人
宋思衡是"多媒體獨奏音樂會"的創始人,他用優美的音樂旋律配合相關的藝術影像,讓觀眾的藝術想象不再束縛在抽象的音樂中,而營造出"音中有畫、畫中有音"的藝術效果,讓觀眾領略到更直接、更有感染力的藝術魅力。
從09年《交響情人夢》多媒體獨奏音樂會開始,他進行了一系列新穎的大型多媒體獨奏會的創作,《肖邦-愛》多媒體鋼琴音樂劇,《尋找村上春樹》,《閱讀巴金》,音畫音樂會《藍》都取得了極大成功,預示和展望了未來音樂形式的新方向,在社會上引起廣泛的關注。
曲目單
《交響情人夢》中的莫扎特小星星變奏曲
《德黑蘭1943》主題曲Une vie d'amour(讓愛永留人間)
《浪客劍心》片中曲Quiet life
《海上鋼琴師》炫技段音樂和土耳其進行曲
《圣誕快樂勞倫斯先生》主題曲《圣誕快樂勞倫斯先生》
肖邦七首前奏曲
宮崎駿《千與千尋》片中曲等
《機動警察》片中曲With love(與愛同行)
Kiss the rain
超級瑪麗
魂斗羅
*曲目以演出當日為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