溫馨提示
*本劇16歲以下兒童不宜觀看
演出時間
2016年8月13日-2016年9月25日
每周三至周日演出,周三至周六19:30開演,周日14:30開演
時長2小時15分鐘,包含1次10-15分鐘的幕間休息
觀演提示
1、請勿攜帶16歲以下兒童入場,因為他們看完之后,會提出一些你不好意思回答的問題。
2、請勿在觀演過程中食用液態食物,因為把它們從鼻子里噴出來時會顯得失禮。
3、請準備盡量厚的護膝,以防觀看過程中不斷有箭射向你的膝蓋(當然,如果你有防彈衣,最好也穿上)。
4、本劇適合攜帶:同學、室友、同事、基友、女神、真愛......如果你有一起搬磚的小伙伴,請一定把他帶上!
5、觀劇前請盡量吃飽,因為長時間大笑十分消耗體力!
6、請勿調戲玩偶,但如果他們調戲你,請配合!
7、如果觀看過程中需要拍大腿,請拍自己的。
8、不論你淚點多高,都請帶上紙巾!據說這是一部哭點來得防不勝防的喜劇。
劇情簡介
深柜同志趕走了同居的邋遢直男。
島國學霸嫁給了下崗的中年胖子。
風騷歌女泡走了迷茫的待業青年。
愛看片兒的宅男資助了純情剩女。
而過氣童星是他們的樓管。
一群"奇葩"室友,無數瘋狂笑料,看似荒誕的故事,卻是我們最真實的生活,奮斗在大城市的酸甜苦辣,這就是你的生活,只是,更好玩兒了一點。
《Q大道》中文版
創作背景
音樂劇《Q大道》是百老匯音樂劇發展到21世紀后的代表作,是一部具有顛覆性的經典名作。
該劇由迪士尼熱門電影《冰雪奇緣》的詞曲作者羅伯特·洛佩茲和搭檔杰夫·麥克斯共同創作,講述了紐約貧民區一群年輕人的生活狀態。憑借犀利幽默的臺詞歌詞與充滿人文關懷的故事情節,備受美國青年一代觀眾的追捧,為逐漸陷入觀眾老齡化、游客化的百老匯劇場開啟了新的發展方向。
2003年,《Q大道》在百老匯首演,隨即成為票房和口碑雙雙大熱的明星劇目,并在第二年的美國戲劇最高獎托尼獎上,一舉斬獲了 "最佳音樂劇"、"最佳編劇"、"最佳詞曲"三項大獎,此后,《Q大道》在百老匯的舞臺上創造了連演6年2534場的驚人紀錄,至今已成為百老匯連演時間最長的劇目之一。因為《Q大道》對當代都市青年生活的描寫十分真實、幽默、觸動人心,使得本劇在美國之外,亦收獲了全世界年輕觀眾的喜愛,在首演后的十多年時間里,《Q大道》被翻譯成近二十種不同語言版本,陸續登上了近三十個國家和地區的舞臺,足跡遍布五大洲。
《Q大道》中文版
2013年10月,七幕人生音樂劇獨家引進了百老匯經典音樂劇《Q大道》的中文版,以黑馬之姿登錄中國舞臺,并立刻創造了驕人的票房戰績,多次登上演出地票房榜首,還吸引了包括王功權、徐小平、高曉松、谷大白話、馬伯庸、王祖藍、羅振宇、梁歡、黃西等各界名流慕名前來觀劇,并紛紛給出超高贊譽,王祖藍、羅振宇、梁歡、黃西、山下智博等明星還積極地參與了客串演出,成為一時佳話。
自首演至今,《Q大道》中文版已演出接近300場,足跡遍布北京、上海、廣州、深圳、南京、成都、武漢、杭州、天津等30余座城市,觀演人次超過二十萬,成為了名副其實的"國民音樂劇"。
2016年《Q大道》攜全新演員陣容華麗回歸,將在在北京大隱劇院(8月13日-9月25日)和上海ET聚場(10月14日-11月20日)進行總計61場駐演。
《Q大道》中文版
主創團隊
出品方:七幕人生音樂劇
曾出品《Q大道》《一步登天》等百老匯經典音樂劇中文版
導演:約瑟夫.格雷夫斯Joseph Graves
美國著名戲劇導演,莎士比亞戲劇專家。從2002年開始在中國生活,任北京大學外國戲劇與電影研究所藝術總監。約瑟夫·格雷夫斯主要在美國和英國從事戲劇及電影方面的導演、表演和寫作工作,在法國、德國、意大利、新西蘭和中東地區也留下過他工作的足跡。他導演的話劇、歌劇和音樂都曾作為重點劇目登上西方舞臺,從英格蘭的倫敦西區到美國的紐 約和洛杉磯。除此之外,他的導演作品還遍布英美的地方劇院以及莎士比亞戲劇節。代表作有《我,堂吉訶德》、《屋頂上的小提琴手》、《一個人的莎士比亞》、《俄克拉荷馬》、《窈窕淑女》、《伊利亞特》、《箱子里的人》等。
音樂總監:黃佩霞 Mary Chun
舊金山州立大學音樂學院鋼琴碩士,專業的音樂劇、歌劇指揮和音樂總監。曾任夏威夷歌劇院、克利夫蘭歌劇院、德克薩斯州莎士比亞戲劇節音樂總監及指揮。代表作包括《一步登天》《媽媽咪呀!》《安妮》《歌劇魅影》《音樂之聲》等。
中文劇本總監:程何
畢業于清華大學,數年來長期從事大型音樂劇歌詞譯配工作,主導或參與過國內至今本土化的所有百老匯大型音樂劇的歌詞譯配,曾與譯配大師薛范先生合作并受其指導。擁有國內領先的音樂劇本地化經驗。譯配作品包括音樂劇《變身怪醫》《吉屋出租》(工作坊制作),《媽媽咪呀!》中文世界首演版,《貓》中文世界首演版,《我,堂吉訶德》《一步登天》《Q大道》中文世界首演版等。
《Q大道》中文版
各界評論
新華網
為什么《Q大道》會受到這么多青年觀眾的喜愛?"無節操"其實并不是主要原因,音樂劇中充滿人文關懷的劇情才是關鍵。這是一部特別接地氣的作品,能夠給所有在大城市里打拼,正面臨著來自就業、生活、情感等多方面危機的年輕人,帶來認同感和正能量。
城市畫報
盡管插科打諢尺度驚人,但是《Q大道》用段子和包袱描繪出的,其實是我們每天都深陷其中的真實世界,它總有許多的不如意--就業艱難、房租太高、找不到對象、養不起老婆、被歧視、不敢出柜;卻也充滿了安慰--時刻吐槽但關鍵時刻拉你一把的朋友、吵吵鬧鬧瑣碎而真實的愛情、一個盡管遙遠但卻讓人充滿動力的目標
著名天使投資人 徐小平
"昨天有幸看了《Q大道》在北京演出的最后一場,現場氛圍熾熱,情緒高昂,度過一個美妙的下午。嘉敏是Q大道出品人,"七幕人生"文化公司的老板娘,她的理想就是給中國觀眾奉獻美妙的音樂劇,讓你的生活多一點快樂。敬佩她的努力并祝福她的夢想繼續推進。"
著名音樂人 高曉松
要說普通話版的百老匯名劇《Avenue Q》(Q大道)很有意思。翻譯挺貼切,因為無論布魯克林還是上海閘北,全世界屌絲都差不多。
中央人民廣播電臺主持人 楊昶
必須為音樂劇《Q大道》搖旗吶喊!頂著百老匯經典,托尼獎最佳的光環,被移植得巨接天朝地氣,保證看后每個X點被觸一遍,爽到翻天。創意詞曲均來自《let it go》詞曲作者。真人+木偶,毫無違和感,演繹你我正在或必將經歷的那些事。
著名作家 馬伯庸
昨晚看了《Q大道》。本來我還擔心這種經典音樂劇漢化后會很怪,但實際演出效果相當很接地氣,沒違和感,確實做到了localization而不是translation。譯配真不容易,唱詞又得不失英文原意,又得中文合轍押韻,還得配上歌曲節拍。
知名脫口秀譯者 谷大白話
上周六在帝都看了人生中第一部音樂劇《Q大道》。本以為是高雅文藝的浪漫劇,結果發現是三俗基情版的芝麻街……觀后感①臺詞太沒節操②男主太帥男三太欠揍③接地氣的翻譯太牛叉,連人名歌名都能本土化。
普通觀眾
-時隔一年重返Q大道,一樣的人物,一樣的劇情,不一樣的感觸。一年前的我還是學生,只是當作喜劇來看。現在的我正在社會中經歷蛻變的過程,與劇中人物有著同樣的迷茫,其中滋味也只有自己知道吧!感謝Q大道帶來的正能量!
-Q大道巡演第171場,簡直贊爆!喜歡看劇很大程度上是被舞臺吸引,方寸之地卻很有魔力,尤其喜歡演員全神投入的神情,百分百地用力又不讓你察覺。喜歡看毛毛妹吐槽老女人,喜歡看深柜同志被吐槽,每一幕都痛快,坦誠地面對人性,不逃避、勇敢愛!中文劇本更是本地化的典范,到位!
-劇里討論的主題很多。生活,夢想,現實,愛情,性觀念什么的一應俱全。大概是年齡和主角相仿,又印證了那一句"全世界的屌絲"都一樣,特別有共鳴。大笑之后又突然覺得有點悲傷。非常想扒出這個劇的中文翻譯團隊,簡直就是localization的神作,人名地名書名音樂名都中化得很好,押韻又符合原文意思,還能掐中文G點。我在深圳看的,還融入了深圳當地的元素,包括方言、建筑、地名、地鐵線路等等,相信其它城市的巡演也是如此。
-看過一個月之后還經常在哼"如果你是Gay,其實也Okay"、"毛片兒,毛片兒"。但其實最喜歡的是"誰都有一點兒偏見,其實不用感到抱歉,因為誰都會這樣,不丟臉!"接受自己,才是成長的最終主題!
-不必因為那是中文改編版就舍棄不看,它仍然能萌點滿載節操掉盡輕松詼諧地帶給我2小時的美好時光。幾大主力分飾多角唱歌賣萌各顯神通,小龍人也讓人充滿驚喜。歌真不錯耶,好想再聽一遍假如你是基和毛片利器~
-本土化做的超給力的一部劇,很值得再三品味,各種無節操無下限的KOSO中會有一點感慨,也許不是所有理想都能實現,也許現實對你很殘酷,人生就是那么無奈,只要再忍耐一會兒,一會兒就好.演員們表演都很出色,相當推薦!
TAGS: 《Q大道》中文版門票 《Q大道》中文版 《Q大道》中文版訂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