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一彎新月升騰于浩渺的星空,當陣陣"梆克"回響在廣袤的山野,從寧夏川到京津冀,從興安嶺到三亞灣,居住在中國天南地北的一千萬回族同胞便同時開始迎接歡樂的節日。
大型回族歌舞詩《九州花兒美》,以回族青年哈維在天南地北尋覓五彩的花朵為線索,通過其生動的"尋家之旅",展現了中國回族文化的精美獨特和九州山川的神奇秀麗,充滿對"祖國處處回回家"、"中華各族一家親"的由衷贊美。
《九州花兒美》由序"花萌新月"和"雪原尋芳"、"洱海情長"、"天山覓秀"、"椰林俏影"、"塞上花紅"五篇及尾聲"月美花香"組成,它綜合了舞、樂、歌、詩多種藝術門類的審美特征,運用浪漫主義的表現手段,將傳統意蘊和現代風采融會于回族風情的流動之中,是回族兒女奮進精神的寫照。它帶領觀眾聆聽"花兒",感知回舞,走進遍及九州、瑰麗多姿的回回家園。
主要演員
郝晶,回族,出生于1989年10月,畢業于北方民族大學,參演舞蹈作品《喊叫水》與《多彩的穆斯林少女》分別獲2010年中國寧夏第二屆回族舞蹈展演特別大獎與作品二等獎;參演舞蹈作品《舞奕方棋》曾在2011年第九屆全國少數民族傳統體育運動會中榮獲一等獎;參演舞蹈《金色湯瓶》獲首屆全國少數民族優秀舞蹈作品展演作品銀獎。
2012年9月至2013年在北京舞蹈學院進修現編專業。參加了2016年央視猴年春節聯歡晚會。曾多次隨團赴阿聯酋、埃及等阿拉伯國家訪問演出。
馬斌,回族,中國舞蹈家協會會員,出生于寧夏西吉縣,自幼喜愛舞蹈,13歲就讀于固原秦腔劇院代培班學習舞蹈表演,2005年在寧夏海原縣民族文工團工作,2007年轉入寧夏歌舞團工作,通過自身不懈努力,成為寧夏歌舞劇院主要演員。2008年在由我國著名導演張繼鋼創排的大型回族舞劇《花兒》中擔任男主角,飾演羊哥,獲得了首演成功。舞劇《花兒》連續兩年被評為國家舞臺藝術精品工程資助劇目、曾榮獲第十二屆精神文明建設"五個一工程"獎、第十四屆文華獎"文華劇目獎"。
曾參演舞蹈《花兒與少年隨想》榮獲中國舞蹈"荷花獎"民族民間舞表演銀獎;曾參加過慶祝建黨90周年大型文藝晚會《我們的旗幟》、2014年央視春節聯歡晚會等大型演出;先后隨團赴韓國、埃及、老撾等國家以及臺灣等地區交流演出。
謝金洲,男,漢族,出生于1991年1月,甘肅蘭州人。
畢業于寧夏大學。現擔任寧夏演藝集團歌舞劇院主要演員。2005年參加首屆蘭州市舞蹈大賽榮獲三等獎。2008年參加首屆回族舞蹈大賽參演舞蹈《沙孩子的歌》獲三等獎。2012年參加第三屆回族舞蹈大賽參演舞蹈《母親的召喚》獲表演獎。參演舞蹈《筏子漢》榮獲第九屆全國舞蹈大賽二等獎。
曾擔任舞劇《月上賀蘭》男主角、舞蹈詩《神圣的瑪尼宏》男主角、擔任舞蹈詩《古道傳奇》男主角;曾擔任第十四屆寧夏回族自治區運動會開幕式執行導演;參加過2016年中央電視臺春節聯歡晚會等大型演出。
張文婷,漢族,出生于1986年8月,寧夏演藝集團歌舞劇院主要演員,在2007年中國寧夏首屆回族舞蹈回族服飾展演中參演舞蹈《碰手鐲》榮獲三等獎,2010年中國寧夏第二屆回族舞蹈展演中參演舞蹈《阿依莎的蓋碗》榮獲作品二等獎、參演舞蹈《金色湯瓶》榮獲表演一等獎,2010年榮獲上海世博會個人先進獎,2013年中國舞蹈"荷花獎"舞蹈比賽中參演舞蹈《阿色倆目》榮獲銀獎,2014年參演舞蹈《金色湯瓶》榮獲首屆全國少數民族文藝會演作品銀獎,曾參加2008年北京奧運會開幕式、大型音樂舞蹈史詩《復興之路》以及2011年中央電視臺春節聯歡晚會等重大演出,先后隨團赴日本、土耳其、韓國、阿聯酋等國家訪問演出。
主創介紹
總導演 吳慶東
畢業于北京舞蹈學院編導系。現為中國歌劇舞劇院導演,致力于中國民族歌劇、舞劇的研究和創作實踐,為推動中國民族舞臺藝術的發展,貢獻自己的力量。主要作品有:三人舞《我的兄弟姐妹》(獲第六屆全國舞蹈比賽創作二等獎); 舞蹈《傳說》(獲第七屆桃李杯舞蹈大賽少年組一等獎,第三屆CCTV電視舞蹈大賽二等獎); 三人舞《菊豆》(獲第三屆中國舞蹈荷花獎銀獎) ; 大型歌舞劇《清明上河圖》、《茉莉花》、《塞外長歌》;舞蹈詩《金元華章》《太行山上》、大型舞劇《關東女人》(獲第五屆中國舞蹈荷花獎舞劇編導金獎);大型戶外實景演出《井岡山》、《東京夢華》;本院大型歌舞晚會《四季情韻》、《金舞銀曲》、《擋不住的風情》、《五洲風情》等。05年因大型歌舞劇《清明上河圖》演出獲得巨大成功而被開封市委市政府授予"開封市榮譽市民"。
編劇 張宗燦
天津靜海人。中國舞蹈家協會理事、中國戲劇文學學會會員,國家一級編劇。畢業于西北大學中文系。長期在寧夏歌舞團從事劇本創作,后調入中國舞協《舞蹈》雜志社任執行副主編。曾受聘于2008北京奧運會開閉幕式運營中心。代表作品有:大型舞劇、歌舞劇、歌舞樂舞《曼蘇爾》、《漢宮秋月》、《漠海羌笛》、《西夏土風》、《花兒四季》、《九州新月》、《塞上春潮》、《回之韻》、《長河大漠風》等二十余部,創作有《牧羊哥哥上了山》、《黃河船歌》、《生活多美好》、《好一朵花兒紅》、《流云溪水》、《祖國處處有回回的家》等歌詞近千首,其中獲"全國優秀劇本獎"等國家級獎勵若干。
作曲 溫中甲
國家一級作曲家,師從我國著名作曲家雷振邦先生,現任中國歌劇舞劇院創作室主任、香港佛教文化產業佛樂委員會委員(作詞作曲委員組);曾創作舞劇音樂《霸王別姬》、《魂的和弦》,在為歌劇作曲之余曾為三十余部電影及一百余部電視連續劇作曲,其中包括《四世同堂》、《夜深沉》、《平凡的世界》、《鐵道游擊隊》、《澳門風云》、《愛在莫斯科》、《長城作證》、《黃河風月》、《今生是親人》等多部電視連續劇。
曾多次擔任國家及各類音樂比賽的評委,是文華獎評委,及2003年、2004年文化部全國聲樂比賽評委,除此之外還經常參加文化部及中央電視臺各種大型文藝晚會的創作并擔任音樂總監。
舞美設計 金卅
中國歌劇舞劇院 舞美設計
設計作品獲得"五個一"工程獎、"金獅"獎、中央電視臺年度優秀節目一等獎。
主要設計作品:
話劇 《在變老前遠去》《太陽弒》《天心月圓》《羅生門》
舞劇 《白鹿原》《鶴鳴湖》
音樂歌舞詩 《追尋契丹》《雁門關外好人家》
歌舞劇《百鳥衣》
歌舞晚會 《紫氣祥云》
兒童劇 《海寶》《天鵝琴》
黃梅戲 《浮生六記》
駐演項目 《閩南神韻》《山水間》《信天游》
2008年中央電視臺《中華情》元旦雙語晚會
2010年中國沛縣劉邦文化節開幕式
2011年全國最高檢察院新春晚會
燈光設計 劉傳龍
中國歌劇舞劇院首席燈光設計,畢業于中央戲劇學院
主要燈光設計作品:
歌舞劇《天上西藏》《百鳥衣》《雁門關外好人家》
情景歌舞晚會《四季情韻》《紫氣祥云》《一路風情嘉年華》
川劇《夕照祁山》《歲歲重陽》《風雨女人路》
陜北民歌交響音畫《信天游》
話 劇《天心月圓》昆曲《金印記》音樂劇《魔幻阿凡提》
首都人民大會堂《綠色暢想》情景晚會、人民大會堂國慶
音樂會等多次擔任各種政府演出活動燈光設計。
服裝設計 陽東霖
新銳服裝設計師,中國舞臺美術學會會員,畢業于北京舞蹈學院舞臺服裝設計專業,碩士學位,曾就職于北京2008奧運會開閉幕式運營中心、國家大劇院,現就職于中國歌劇舞劇院。
參加過北京2008奧運會開閉幕式、2010年廣州亞運會開閉幕式、紀念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60周年大型音樂舞蹈史詩《復興之路》、紀念中國共產黨建黨90周年《我們的旗幟》等大型活動的服裝設計工作。
主要作品
舞劇、舞蹈詩
《孔子》《玉樹不會忘記》《洛神賦》《草原記憶》《香巴拉》《格桑花.茉莉花》《銅鼓》《一畫開天》《家書》《雪域英豪-嘉察》《草原祭禮》《夢幻香格里拉》《天域天堂》《太陽神鳥》《夢紅樓》《小蘿卜頭》
音樂劇 《蝶》《斷橋》《干嫫阿妞》
大型晚會
《復興之路》《我們的旗幟》《天邊的祝福》《一路風情嘉年華》《九州花兒美》《多彩貴州風-黃果樹版》《田漢大劇院-又唱瀏陽河》《銅人·銅仁》文化部春節晚會《春天你好》《海上熏風來》《天上人間柴達木》
藝術總監 范晉國
中國音樂家協會理事、寧夏音樂家協會主席、國家一級演奏員、自治區高級專家聯合會理事。寧夏德藝雙馨藝術家。曾參與策劃并制作了大型原創回族舞劇《花兒》、大型文藝晚會《回之韻》、《塞上花兒情》、《我們寧夏好地方》、《盛世回鄉》、新編花兒集《長河大漠風》、大型交響組曲《黃河金岸》等十余臺劇目及歌舞晚會,曾任寧夏歌舞團團長,2011年任寧夏文化廳黨組成員、寧夏演藝集團有限公司總經理。
出品人 陳麗云
陳麗云,回族,1968年5月生,寧夏回族自治區銀川市人,1985年7月參加工作,于2003年7月加入中國共產黨,畢業于北京師范大學舞蹈教育專業,國家一級演員,中國舞蹈家協會會員,寧夏舞蹈家協會副主席,現任寧夏演藝集團副總經理、寧夏演藝集團歌舞劇院有限公司院長。
2001年參加第二屆少數民族戲劇會演獲優秀演員獎,并在第十屆全國孔雀林舞蹈比賽中獲表演三等獎。編導的舞蹈《枸杞紅了》獲第三屆少數民族戲劇會演優秀節目獎、寧夏第一屆藝術節獲優秀節目編導獎。編導的舞蹈《阿色倆目》獲第三屆回族舞蹈大賽一等獎。大型原創回族舞劇《花兒》任執排導演,該劇獲第十二屆精神文明建設"五個一工程"獎及第十四屆文華獎文華"劇目獎"。
曾多次在省內外大型演出活動中擔任編導工作、多次參加國內藝術節、少數民族調演等大型演出,并出訪過非洲、馬來西亞、維也納等多個國家。曾在1996年第十四屆朝鮮"四月之春"國際友誼藝術節中獲金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