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適逢荒誕戲劇大師貝克特110歲誕辰,由藝術總監謝東寧策劃,邀請大陸年輕編劇劉天涯,創作劇本《那邊的我們》來紀念這位諾貝爾文學獎得主,劇場史上最重要大師之一的貝克特。
存在主義哲學家沙特說:「存在先于本質」,也就是說,人的存在決定其意義?;仡櫳蟼€世紀中所興起的荒誕主義戲劇,諸多劇作家以新的戲劇形式,探討人類「存在」之荒誕性;而在資本主義大舉「異化」存在下之今日,《那邊的我們》以抽象的精神存在,帶領我們重新思考,當代之異境生存。
劇目介紹
《那邊的我們》從"我們從何處來?我們是誰?我們往何處去?"這一人類永恒的主題出發,描寫了發生在一對兄妹之間荒誕可笑的戲劇情境。
此劇以這對孿生兄妹為主角,剛出生的兄妹,用嬰兒的語言溝通;然而隨著妹妹逐漸長大,她發現世界上的"那邊",還有很多其他人,有高樓大廈,有電玩、電視,有新鮮刺激的東西,她決定要長大,學著社會化,學會"那邊"的人的語言。
然而哥哥卻不愿長大,覺得"這邊"更好的他,只愿穿著紙尿褲,在床上吸他的大拇指。長大后的妹妹,已經忘記了嬰兒的語言,她把哥哥送到了精神病院。在精神病院里,哥哥遇到了一個和他一樣,只喜歡呆在"這邊"的老人。同時,結婚生子的妹妹,并不知道,她的丈夫,私下也同她的哥哥一樣,是一個渴望吸大拇指,"回到子宮中去"的男人……
主創團隊
【導演】
謝東寧,劇場導演、藝評人。曾參與九零年代臺灣小劇場運動,包括蘭陵劇坊、優劇場、人子劇場。臺北藝術大學戲劇系導演組畢業、劇場創作研究所導演組、巴黎第三大學SUAPS中心「運動與身體」研究。旅居巴黎九年期間(2002~2011),累積千場看戲經驗。返國后作品包括:舞蹈作品《壞鞋子》、《復?速》,跨領域藝術節《身體平臺》(策展人)、劇場作品《浮士德3》、《我的妻子就是我》、《朱莉小姐》(日本利賀亞洲戲劇導演節)、《買四送一》、《美麗小巴黎》等。曾任國家文化基金會"藝評臺"駐站藝評人、臺新藝術獎提名委員,目前擔任"盜火劇團"團長。表演藝術相關文章,發表于中、港、澳、臺各地。
【編劇】
劉天涯,1991年生于江蘇徐州,南京大學戲劇影視文學系畢,國立臺北藝術大學劇場藝術創作研究所(劇本創作組)在讀。臺灣盜火劇團駐團劇作家。所作舞臺劇曾于中國大陸、加拿大、臺灣、日本、馬來西亞等地演出。創作亦涵括小說、散文、繪本故事等。
【盜火劇團】
"盜火"二字,來源于普羅米修斯盜取火種造福人類的故事。盜火劇團亦企圖以劇場為力量,走入人群、影響社會。"華文原創"是盜火劇團的演出特色,他們希望在創作方面,主要開發本土觀點,詮釋當代新文本及世界經典劇作,期待透過劇場,能夠真正反應社會真實、土地情感,并且與世界劇場的潮流接軌,用全球化的視野看屬于這塊土地上的人民生活的劇場圖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