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瑪麗·舒娜的作品中,《春之祭》占據(jù)著獨特的地位。她決定重新考察斯特拉文斯基這支充滿力量的生命頌歌,并以樂譜為基礎創(chuàng)作了她的第一個舞蹈作品?!洞褐馈肥菍π率澜绲奶剿鳎瑫r也標志著舞蹈向現(xiàn)代性靠近。在這個充滿先鋒主義色彩的作品中,瑪麗·舒娜又一次找到了一種原生的脈動,那是她一切動態(tài)的核心本質。音樂本身的韻律和力量并沒有沖撞她的舞蹈節(jié)奏,恰恰相反,音樂啟發(fā)了她,陪伴著她,充盈著她,形成了回音和復調,處處承托這這支鮮活、生動、強健的舞蹈作品。
對瑪麗·舒娜而言,一切形式都是生命能量的流動。不同于其他編導對這首曲子的理解,她的《春之祭》圍繞獨舞展開,力圖憑借清晰有力的舞蹈喚醒每位舞者內在的神秘。
"我的《春之祭》沒有故事,"她解釋道:"沒有發(fā)展,沒有因果律,只有共時性。就好像我面對的是生命出現(xiàn)的那一刻,整場演出都是那一刻的展開。我有種感覺,在那一刻之前曾有過非同尋常的電光石火,一道閃電。"
肖邦24首前奏曲介紹
瑪麗·舒娜以肖邦第28號作品《24序曲》為靈感來源,該作體現(xiàn)出她在處理古典音樂和音樂劇時,同樣張馳有度,游刃有余。欣榮又不失莊重,舞蹈同音樂完美融合,共同呈現(xiàn)出一份完美結合了活力、激情和當代精神的作品。
她解構了這些原本為鋼琴創(chuàng)作的序曲,將其重組為一份純凈而又奢華的作品。以直覺和音樂本身的力量為指引,她創(chuàng)造了一場由獨舞、雙人舞、三人舞和群舞組成的復合舞蹈作品,結合了柔性與力量、精巧與粗獷。舒娜的《肖邦24序曲》是一部動態(tài)豐富、充滿變化的作品,舞蹈與音樂及其勾起的各種感受都密切相關。貞潔、激情、內省、欲望和反叛--這些被瑪麗·舒娜以一種躁動不安而又成熟老道的方式呈現(xiàn)在舞臺上,整部作品由光影雕刻成巨型的禁忌游戲場。
編導及舞團介紹
1978年,蒙特利爾的編舞者瑪麗·舒娜由其第一個舞蹈作品《結晶》一舉成名。作為一位極具獨創(chuàng)性的藝術家,她以充滿真誠溝通的作品為人所知。首作問世后,三十年間她陸續(xù)在國際舞臺上呈現(xiàn)了30支獨舞作品,包括當代舞的標志性杰作《黑狗瑪麗》(1982)、《時間、空間及其他》(1986)和《牧神的午后》(1987)等。
1990年,瑪麗·舒娜創(chuàng)立了自己的舞團--瑪麗·舒娜舞團。之后,舞團在全世界范圍內演出。2007年,蒙特利爾的瑪麗·舒娜藝術空間成立。
瑪麗·舒娜舞團合作項目眾多,如威尼斯雙年展、ImPulsTanz舞蹈節(jié)(維也納)、城市劇場(巴黎)、古爾本吉安基金會(里斯本)、美洲藝術節(jié)(蒙特利爾)、藝術廣場(蒙特利爾)、國家藝術中心(渥太華)。舞團擁有許多保留劇目,如《春之祭》已有20年的演出史。此外,還有一些作品被其他芭蕾舞團列為保留劇目,如加拿大國家芭蕾舞團的《肖邦24序曲》、圣保羅舞團的《牧神的午后》等。
2009年,在離開舞臺20年后,瑪麗·舒娜憑借獨舞作品《晨曦》重返舞臺。2012年,她還呈現(xiàn)了長達三個小時的藝術裝置獨舞劇《在博物館》。
她同時還是一位作家、舞臺和燈光設計師、攝影師和電影制作人,作品包括多媒體藝術、電影和音樂影片。2008年,她還出版了一本詩集。2011年,其攝影作品在蒙特利爾藝術館展出。2012年,其展覽《繪圖》在蒙特利爾和多倫多展出,2014年又在布拉格展出。2015年,瑪麗·舒娜設計了iOS應用CANTIQUE,目前可在蘋果商店免費下載使用。
2010年,記載了20年舞團歷史的《瑪麗·舒娜舞團》一書出版。
多年來,瑪麗·舒娜發(fā)展出獨特的舞蹈技術,由其本人及其他舞者通過工作坊和大師課傳授。
2011年,她創(chuàng)設了著名國際舞蹈獎"蒙特利爾舞蹈獎"。
瑪麗·舒娜2007年獲得了"加拿大官員榮譽勛章",此外她還曾獲多種獎項,包括貝茜獎(2000年),蒙特利爾藝術委員會大獎(2006年)、法國文學藝術騎士勛章(2009)和魁北克民族勛章(2015)等。
各界評論
春之祭
“作品本身令人賞心悅目?!薄段餮艌D風向》J.奧特姆·尼德爾斯,2013年
“舒伊娜的《春之祭》:令人驚嘆的舞蹈,令人驚嘆的舞者?!薄段餮艌D時報》邁克爾·厄普徹奇,2013年
“該作充滿力量、動感、矜持、欲望、情色、戲謔、羞澀和勇氣……舞者的動作靈動、輕巧且極為和諧……是一部卓越、令人欽佩的杰作?!薄督洕請蟆钒驳铝摇喛肆?,斯洛文尼亞盧布爾雅那,2004年
“杰作,映照著非同尋常的藝術人生。”《DfDanse》安妮-克里斯泰勒·勒·希爾,2003年
“感謝加拿大的瑪麗·舒娜,20世紀90年代得以有如此佳作?!薄?0世紀芭蕾》伊莉莎·凡卡里諾,1995年
“簡而言之,《春之祭》是大師級作品?!薄镀ゴ谋ふ搲u論》愛麗絲·卡德蘭,1994年
“她呈現(xiàn)了令人吃驚的《春之祭》。充滿活力、狂野的肢體動作,不出所料地賦予該作傳神的原始欲望,讓人從靈魂深處感到震顫。”《新觀察家》拉斐爾·德·古博納提斯,巴黎,1994年
“燈光渲染下,十位舞者一刻不停地隨樂舞動,直至縱情狂歡后精疲力竭、昏昏欲睡的狀態(tài)。這是一部充滿力量的杰作,標榜音樂的猛烈,因對生命的熱愛和引人入勝的原創(chuàng)舞蹈而狂喜?!薄短K格蘭周日報》喬治弗雷·韋斯特,愛丁堡,1994年
“舒娜的《春之祭》編舞光耀奪目,在55分鐘內由7位舞者展現(xiàn)了熊熊燃燒的激情?!薄抖鄠惗嘈菆蟆愤~克爾·克拉布,加拿大,1993年
肖邦24首前奏曲
強大有力而又令人不安。這是杰出而偉大的藝術!這場對肖邦作品的全新解讀,緊張、渾厚而雄壯,是少有的杰作!--法國《多菲內自由報》,2004年
演出極為成功,作品充滿了想象力,舞蹈創(chuàng)作十分成熟。--紐約《鄉(xiāng)村之聲》雜志,2003年
舒伊娜女士將她的創(chuàng)造能力又推上了一個新的高峰。--《紐約時報》2003年
《肖邦24序曲》的演出是舞蹈史上值得紀念的一夜。--《溫哥華太陽報》邁克爾·斯科特,溫哥華,2000年
令人耳目一新的佳作之一...舒娜的編舞作品要求技藝精湛的舞者,慶幸的是,呈現(xiàn)這場演出的正是這樣符合要求的舞者...即使作為獨舞演員他們也是杰出的。--《國家郵報》邁克爾·克拉布,多倫多,2000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