演出單位:上海民族樂團
指 揮:王甫建
上海民族樂團是中國著名高水準的大型民族音樂表演團體。成立于1952年,原為上海樂團民族樂隊,1957年獨立建制,改稱現名,擴建成為以民族器樂為主的大型民族音樂表演團體。最初由琵琶與洞簫演奏家孫裕德、指揮家何無奇和二胡演奏家許光毅任副團長,古琴家張子謙、笛子獨奏家陸春齡等為主要獨奏演員?,F任團長為王甫建,樂隊指揮王甫建、王永吉、王紹謂。全團有拉弦、彈撥、吹管、打擊樂等演奏員近90名,并擁有閔惠芬(二胡)、俞遜發(笛子)、湯良興(琵琶)、王昌元(箏)、龔一(古琴)、錢軍(笛).羅小慈(箏)、周韜(琵琶)、胡晨韻(嗩吶)和王音睿(打擊樂)等知名的中青年民族器樂獨奏演員。
上海民族樂團在挖掘、整理和介紹中國民族民間的傳統音樂方面,作了長期的努力。該團掌握了中國各個時期和不同地區的多種民族民間音樂風格,尤以擅長表現江南地區的音樂風格著稱。大型民族樂隊合奏是該團的主要表演形式,此外,蘇南吹打、江南絲竹、廣東音樂、 彈撥樂合奏、 小合奏等傳統的和新創的合奏形式,也占有很大比重。其中,吹打樂《將軍令》、彈撥樂合奏《三六》、江南絲竹《行街》、小合奏《春江花月夜》、琴歌《胡笳十八拍》等,已成為該團經常上演的代表性曲目。在傳統樂曲的改編和古典題材的新創作方面,該團也積累了一批受到音樂界和廣大聽眾好評的演出曲目。如古琴與樂隊演奏曲《瀟湘水云》、二胡協奏曲《滿江紅》、笛子與樂隊《京調》、琵琶協奏曲《花木蘭》和笛子獨奏曲《秋湖月夜》等。該團創作并演出新的民族器樂作品,如大型民樂合奏曲《東海漁歌》、箏獨奏曲《戰臺風》等,在以民族器樂反映新的時代風貌方面,作了有益的嘗試。該團在1962年演出的“亞非拉音樂會”,首次運用中國民族器樂、聲樂形式,演奏、演唱了亞洲、非洲和拉丁美洲地區的民族民間音樂,受到國內外聽眾的歡迎。該團錄制了大量唱片和磁帶,并為《天仙配》、《祝?!返榷嗖侩娪啊㈦娨晞∨湟?。
50多年來,上海民族樂團的演出活動,遍及全國20多個省、市、自治區,并經常深入工礦、農村、部隊、學校,進行靈活多樣的演出。還經常舉辦普及音樂會和民族音樂講座,為民族音樂的普及作出了努力。該團部分演奏員先后到過30多個國家和地區進行訪問和演出。
王甫建:
樂隊指揮,出生于上海。1977年考入北京中央音樂學院指揮系,師從著名指揮家、音樂教育家黃飛立教授,學習交響樂指揮及合唱指揮。畢業后即留于中央音樂學院任教,同時開始涉足民族樂隊指揮,自此長期擔任中央音樂學院民樂系樂隊課的主導教師、該院青年民族管弦樂團常任指揮和藝術指導。
除了樂隊指揮及教學以外,王甫建亦不斷進行各種類型的音樂創作,先后創作有:琵琶與管弦樂隊《十面埋伏》、雙琵琶協奏曲《斷橋》、民族管弦樂《二泉映月》、《山歌與舞曲》、拉弦與彈撥樂《西江月》、笛子獨奏《散序》等,其中應香港中樂團委約創作了三弦與樂隊《土風四首》,琵琶與樂隊《海青拿天鵝》;應臺北市立國樂團委約編寫了琵琶協奏曲《天祭》。同時還編配改編了許多民歌和民間樂曲,均成為樂團的保留曲目。而特地為中學生而作的大型民族管弦樂作品《太陽季節》獲得了由國家教育部主辦的全國中學生音樂比賽作品和演奏一等獎,并獲得了廣泛的好評。
此外,王甫建多年來還曾指揮交響樂團和民族樂隊演奏錄制了大量各種類型的音樂作品CD和影視音樂,本人亦成為近年來活躍于中國民族音樂舞臺的指揮家和作曲家之一,同時也積累了豐富的音樂制作經驗,由他指揮錄制的民族樂器大型現代協奏曲專輯CD《火祭》已成為其中的代表制作,在海內外形成了廣泛的影響.
TAGS: 上?;仨憽虾C褡鍢穲F音樂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