鋼琴組曲《展覽會之畫》出自于著名的俄羅斯作曲家穆捷斯特?彼得洛維奇?穆索爾斯基(1839-1881年)的作品,1874年6月間創作。靈感來自于穆索爾斯基觀賞亡友加特曼(Viktor Hartmann, 1834-1873)的圖畫展覽會后有感寫成。傾注了他對故友的哀思和深情,寫作時樂思泉涌而來,幾乎一揮而就,自成一家特色,全曲結構及手法堪成典范,隨即引起很多同行作曲家的注意和研究,吸引眾多的聽眾。
穆索爾斯基藝術風格上有濃郁的俄羅斯民族特點和獨特個性,在音樂語言和藝術形式上有大膽的創新。全曲以十首小曲構成,各自獨立,分為漫步、侏儒、古堡、杜樂利花園、牛車、蛋中小雞、窮富猶太人、市集、墓窟、女巫的小屋、基輔城門樓10段。各曲各以一幅圖畫為依據,但并非單純描繪圖畫的外貌,而是深入表現作品內在的思想感情和意境。采用一段"漫步"音樂來穿插于全曲,加強了作品的整體性。"漫步"主題從哈特曼的畫作中獲得靈感,表現作曲家在展覽會上漫步觀畫,使人聯想到可能還有斯塔索夫,以及其他友人在展覽會的畫作前面走來走去。
沃爾夫岡?阿瑪多伊斯?莫扎特(Wolfgang Amadeus Mozart,1756年-1791年),出生于神圣羅馬帝國時期的薩爾茲堡。歐洲古典主義音樂作曲家。歐洲最偉大的古典主義音樂家之一。
“螣飛”2016陳佾螣鋼琴 獨奏新年音樂會
莫扎特的《鋼琴奏鳴曲》主題形象生動豐富,流瀉般的優美旋律充滿魅力,都是不朽的傳世之作,享譽世界,時間的長河無法使之褪色。彈奏和傾聽這些樂曲都會獲得同樣的快樂。
誰也無法否認劇作家莫扎特帶來的新而獨特的曲調,正如尼森(Nissen)曾貼切地表述:"以手指變換的方式使音樂好象一種語言交流,一個人不斷地領悟另一個人的思維.然后以上佳的口才滔滔不絕的接續下去……"
讓我們相約2016年12月16日的國圖音樂廳,一起欣賞這位有些沉默的鋼琴家用極具爆發力的演奏、真摯優美的琴聲、精湛的鋼琴技巧和迸發的音樂情感帶給我們震撼與感動。讓我們穿越時空,與古典對話。
藝術家介紹
陳佾螣(Chen YiTeng)
中國鋼琴家陳佾螣1988年生于北京,3歲起隨父學琴,8歲第一次登臺,11歲以優異成績考入中央音樂學院附小,師從張志瑋教授,開始在國內各種比賽中獲獎,并多次與樂團合作演出貝多芬第五鋼琴協奏曲《皇帝》、柴科夫斯基《第一鋼琴協奏曲》、《黃河》等協奏曲,獲得高度贊譽,期間多次出國演出均獲極大好評。于14歲起師從中央音樂學院著名鋼琴家教育家李其芳教授。18歲以全獎被美國oberlin college音樂學院錄取,赴美研讀本科鋼琴表演專業,師從鋼琴家教育家Monique Duphil教授,四年后歸國逐漸展在國內舞臺上嶄露頭角。
作為一位非常年輕的音樂家,陳佾螣目前活躍于各處演出,演出曲目非常豐富,把握風格準確,還經常與知名音樂家舉辦各種形式的室內音樂會,其演奏獲得廣大音樂愛好者和專業人士的一致認可,其演奏不單獲得了業內之名人士的高度評價,包括著名小提琴家薛偉,盛中國,鋼琴家王笑寒,張欣寧等都對其大為稱贊:"他的演奏給予了創作的靈感,在絕境中點燃希望之光。"他詮釋的貝多芬、斯卡拉蒂、莫扎特等作品均為人稱道,很多業內人士在聽完他演奏后都很驚嘆他對古典音樂有著如此的深刻的理解,又有著讓人羨慕的技巧,為詮釋的作品賦予了新的生命,讓人耳目一新。
他的演奏不但征服了古典音樂愛好者,更獲得畫家,茶藝大師,建筑設計師,芭蕾舞蹈家等其他藝術領域名家的贊賞,其中"中國搖滾教父"崔健先生的高度評價,稱贊其"重新架構了古典音樂,真正詮釋了貝多芬"。他是東方演藝集團旗下唯一簽約鋼琴家。
節目單
上半場:
D大調莫扎特奏鳴曲 KV 311
A小調莫扎特奏鳴曲KV 310
中場休息
下半場:
穆索爾斯基: 圖畫展覽會
侏儒
古堡
杜伊勒里宮的花園
牛車
鳥雛的舞蹈
兩個猶太人----胖子和瘦子
里莫日的集市
墓穴
女巫雞腳上的小屋
基輔的大門
*曲目以現場演出為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