演出單位:中國人民解放軍總政歌舞團
中國人民解放軍總政歌舞團合唱團
中國人民解放軍總政歌舞團交響樂團
指 揮:李玉寧
作 曲:關 峽
編 劇:劉 麟
總 導 演:李福祥
主要演員:譚晶、雷佳、王麗達、于爽、孫學翔、薛皓垠、姜麗娜、劉旋等
關于《木蘭詩篇》
2004 保利劇院首演成功,開創“中國歌劇”新模式。
2005 首登權威音樂殿堂美國林肯藝術中心,與紐約愛樂樂團成功合作,主演及作曲榮獲林肯藝術基金會頒發的“最杰出藝術家”殊榮。
2006 北京人民大會堂成功演出,創:外國歌唱家首次用中文演唱、世界一流交響樂團、指揮家首次演出中國歌劇的范例。
2008 榮登世界三大歌劇院之一維也納國家歌劇院,與維也納國家交響樂團、維也納皇家愛樂合唱團成功合作,世界歌劇圣殿首次上演中國歌劇。
2009 東渡扶桑,與日本皇家交響樂團合作演出,皇太子攜皇室親臨觀看,獲得極大轟動和成功。
2010 “為兵服務年”,《木蘭詩篇》由中國人民解放軍總政歌舞團全新出擊:集合杰出青年藝術家、制作精美、探索軍、地企業合作銷售模式,勢必再創輝煌……
中國歌劇《木蘭詩篇》
《木蘭詩篇》的選題與藝術形式創新:長期以來,花木蘭的人物形象不僅具有很強的地域特點,是寶貴的文化資源,她同時也是中化民族乃至全世界的傳奇式英雄。時代要求我們將積淀深厚、優秀的中原文化繼承下來,發揚光大。《木蘭詩篇》就是要通過現代化的手段和嶄新的藝術方式,以戰爭與和平這一人類最為關注的問題為背景,以現代人的意識與追求給這個廣為人知的故事輸入新的內涵,展現中華民族對戰爭與和平的認識,贊美人間真情與和平生活,謳歌偉大的民族精神。
中國歌劇《木蘭詩篇》將出色地展示當代中國歌劇的風采。
譚晶、雷佳演唱的《木蘭詩篇》為作品的成功注入了無窮的激情與活力。在《木蘭詩篇》排練與演出的過程中,她們在藝術上精益求精的敬業精神讓所有在場的人為之感動。多年以來,她們對藝術的執著與不斷進取的意志使她們的歌唱藝術一直處于青云直上的態勢。以致每過一段時間再來聆聽她們的歌唱的時候都會給人以新的驚喜、新的觸動。近幾年她們在拓展民族聲樂的表現力方面又做了許多有意義的探討和卓有成效的藝術實踐,她們的歌唱已漸入爐火純青的境界。在《木蘭詩篇》的演出中,她們的表演真切感人,她們在舞臺上的一招一式、一顰一笑都顯示出扎實的表演功力。
2006年12月,《木蘭詩篇》曾在人民大會堂成功上演,創下了世界一流交響樂第一次在中國演出中國歌劇作品、外國著名指揮家第一次在中國指揮中國歌劇全劇作品、外國歌唱家第一次在中國全部用中文演唱中國歌劇的記錄。擔任該劇伴奏的是1866年成立的德國勃蘭登堡國家交響樂團。擔任劇中男主角的是維也納歌劇院美國男高音歌劇演員。勃蘭登堡國家交響樂團在歐洲具有很高的知名度,擁有勃蘭登堡劇場并常年上演古典音樂和各類演出曲目,與眾多的世界頂級藝術家進行廣泛的合作,演繹的作品涵蓋了古典、現代等眾多風格題材。由一個久負盛名的歐洲交響樂團以恢宏的氣勢和高超的藝術水平擔任伴奏,由中外藝術家聯袂演繹的中國原創民族歌劇成為舞臺的一段佳話。
大型情影交響音樂《木蘭詩篇》是我國乃至世界迄今沒有過的舞臺呈現形式,是對舞臺藝術的一次大膽創新和突破。它以交響音樂這一高雅藝術形式為主體,吸納了歌劇、音樂劇、戲曲、清唱劇等藝術形式中適合于情景表演展示的元素,融入科技含量高、如詩如畫般的舞臺美術、燈光效果。通過音樂有限存在與無限遐想的獨特魅力,集中所有的藝術手段,把藝術的強力推向極至,體現現代人對藝術審美的需求,使人們在“聽覺”、“視覺”上獲得美的感受和心靈的激蕩。力圖通過交響樂這一具有世界性、國際化的藝術形式,同時適用有利于群眾觀賞的新的舞臺呈現樣式,讓世人進一步了解悠久的歷史和人文品質及藝術審美觀及文化發展觀巨大的變化,為藝術文化的崛起,實現新的繁榮和新的突破作出努力和貢獻。
這出投入超過1000萬元,演出陣容達300多人的大型情景交響音樂《木蘭詩篇》,吸納了歌劇、音樂劇、戲曲、清唱劇、舞蹈等藝術形式中適合情景表演展示的元素,展現了戰爭與和平的主題。
除此之外,受觀眾青睞的還有該劇的音樂以及華麗而別致的舞臺。或許這也是該劇之所以叫做交響音樂的原因之一。因為無論是木蘭替父從軍、還是表現塞上的征戰情節并不是靠演員或伴舞的肢體來表現,而是完全的音樂語匯。
慶“七?一”中國大型歌劇《木蘭詩篇》票價說明:1000元(380X3),1000元(580X2),1500元(880X2)。
TAGS: 木蘭詩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