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生潘必正,寄居在其姑母所在住的女貞觀中,得遇道姑陳妙常,深為愛慕。一夕,聞聽琴韻清幽,循聲而往,乃妙常所彈。潘遂借琴曲以挑之。妙常雖亦有意,礙于戒律,故作嗔拒。但情愫已通,從此心心相印了。
潘必正自與陳妙常操琴挑逗以后,還不能明白對方真實態度,因此抑郁成病,難以排遣。適姑母前來問病,陳妙常隨同探望,言詞之間,暗通衷曲。于是潘必正霍然而愈,引出后面偷詩訂盟的情節。
潘必正在姑母主持的尼庵中讀書,與避難在此、帶發修行的陳妙常一見傾心,雖經幾番言語去,卻終未得要領。一日潘必正閑步,來到妙常房中,見伏案而眠的妙常袖底有一紙詩文……
潘必正與陳妙常兩情相好,歡娛正濃。姑母催迫必正,立赴臨安應試。妙常因在眾人前,無法話別,乃趕往秋江,與必正傾訴離情,然后黯然分袂。
此劇重在唱工,曲調婉轉纏綿,極為美聽。
北方昆曲劇院演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