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年12月5日,深夜,居民樓。鋼琴家白露彈奏起莫扎特的《安魂曲》,琴聲如訴,驚擾了幾乎全樓的人,大家憤憤不平,同聲譴責……悲愴哀婉的琴聲沒有引起詩歌評論家黃雨的反感,反倒使他心怡。因為他知道12月5日這個特定日子,他知道那是為了不能忘卻的紀念。他找到了演奏者白露。 兩人的談話從一開始就充盈著久違的暖意,那種溫暖是彼此心意相通,是音樂、文學閃爍的光芒。話題從莫扎特蔓延開來,普希金、俄羅斯文學,雅致的漫談有著淡淡的憂傷,而憂傷中又透著光亮。黃雨和白露,從知道到知音又到知己……一雙眼睛兩條河……兩人的世界里都有著難以逾越的困境,兩人彼此憐惜、暢敘幽情,兩個人的關系清涼而和諧。……一雙眼睛兩條河……兩個人互道珍重依依惜別。
編劇的話
我不喜歡在作品里去批判與鞭撻什么,一如契訶夫的戲一樣,沒有一個真正意義上的“壞人”,或者“反面角色”; 不刻意追求道德批判意義上的深刻,只想用人道主義的惻隱之心觀察世界,用悲憫情懷去看待人生。
——童道明
導演的話
《一雙眼睛兩條河》傳遞出的是深邃、質樸、優雅的藝術品格,至真、至善、至美。
一個男人,一個女人,兩個人奇異的邂逅了,在一起談音樂談文學,像是為觀眾推開了一扇靜謐的書齋大門,主人公取下自己心儀的書籍娓娓道來;也像在寬廣、清澈、無人的海邊拾貝,每一枚貝殼都值得珍藏;還像伊甸園里的蘋果樹,讓我們分善惡、辨是非……
——趙三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