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國國家劇院現(xiàn)場(National Theatre Live)在華放映系列由中國國家話劇院與英國國家劇院聯(lián)合出品,北京奧哲維文化傳播有限公司獨家發(fā)行。
麥視線攜手奧哲維文化傾力呈獻,多人套票更優(yōu)惠。
2017-03-20 周一 19:00 《哈姆雷特》
2017-03-27 周一 19:00 《科利奧蘭納斯》
2017-04-03 周一 19:00 《女王召見》
2017-04-10 周一 19:00 《哈姆雷特》
2017-04-17 周一 19:00 《科利奧蘭納斯》
03-20 19:00、03-27 19:00、04-03 19:00 三場連看
04-03 19:00、04-10 19:00、04-17 19:00 三場連看
演出時長:
《哈姆雷特》 時長:220 分鐘,含中場休息 20 分鐘
《科利奧蘭納斯》 時長:180 分鐘,含中場休息 15 分鐘
《女王召見》 時長:173 分鐘,含中場休息 15 分鐘
購票須知
本次放映版本為英國國家劇院現(xiàn)場呈現(xiàn)《哈姆雷特》《科利奧蘭納斯》《女王召見》
(原版戲劇影像放映,英文對白,中文字幕)
三場連看不支持選座,按付款順序先后擇優(yōu)出票
內(nèi)容簡介
《哈姆雷特》
(時長:220 分鐘,含中場休息 20 分鐘)
戲魔“卷福”全情演繹丹麥王子哈姆雷特
創(chuàng)10萬張門票數(shù)分鐘內(nèi)售罄之英國票房奇跡
與英國同步欣賞人類歷史上最著名復仇故事的最新舞臺演繹
當一個國家全副武裝時,一個家庭正在四分五裂。要替父報仇又要顧忌自身與國家的安全,王子哈姆雷特為無法解決眼下的困境而感到憤怒……這部莎士比亞的經(jīng)典悲劇,可謂膾炙全世界人口。當它與本尼迪克特·康伯巴奇這樣的超級明星發(fā)生化學反應時,散發(fā)出的能量無疑是巨大的。
2015年8月初至10月底,由獲得奧斯卡提名的“卷福”本尼迪克特·康伯巴奇領銜主演的莎士比亞經(jīng)典悲劇《哈姆雷特》在英國最大的多功能演藝廳——巴比肯中心火熱上演12周,每天現(xiàn)場都有大量粉絲等待退票,抑或是堵在后臺等待自己的偶像。
這部全新上演的《哈姆雷特》由林賽·特納執(zhí)導——她在2014年剛剛成為史上第三位獲奧利佛獎的女性導演。《每日電訊報》評論“本尼迪克特·康伯巴奇塑造了一位超炫的五星哈姆雷特”。《綜藝》雜志評論說“這是一部為如今躁動不安的世界量身定做的《哈姆雷特》”。
《科利奧蘭納斯》
(時長:180 分鐘,含中場休息 15 分鐘)
威廉·莎士比亞永恒經(jīng)典
倫敦西區(qū)上演兩個月經(jīng)久不衰
“抖森”湯姆·希德勒斯頓 奧利弗獎最 佳男主提名之作
丹瑪爾倉庫劇院出品的《科利奧蘭納斯》(舊譯為《大將軍寇流蘭》),這部莎士比亞關于政治操縱與報復的凄慘悲劇,由湯姆·希德勒斯頓(電影《復仇者聯(lián)盟》、《戰(zhàn)馬》,BBC莎翁劇集《空王冠》)領銜主演。此外,馬克·蓋蒂斯(英國國家劇院的《節(jié)日的問候》以及BBC連續(xù)劇《福爾摩斯》)飾演梅奈紐斯,丹瑪爾倉庫劇院藝術總監(jiān)喬西·洛克執(zhí)導了這部作品。
當昔日對手威脅羅馬,全城再一次呼喚她的英雄和護衛(wèi)者科利奧蘭納斯,但他在家鄉(xiāng)同樣樹敵眾多。饑荒威脅著羅馬城,公民的饑餓膨脹成對變革的渴望。從戰(zhàn)場返回的科利奧蘭納斯,必須面對現(xiàn)實政治的斗爭和一群憤怒民眾的聲音……
湯姆·希德勒斯頓被中國觀眾昵稱為“抖森”。他在《雷神》系列中扮演大反派洛基,然后憑借俊臉長腿、強大的power和一顆玻璃心之間的反差造成的強大戲劇沖突,俘獲了無數(shù)觀眾的心。但是,在銀幕上備受歡迎的抖森并不是以“玩票”性質站上舞臺的,他演過《伊萬諾夫》、《哈姆雷特》、《奧賽羅》等多部戲劇作品。正是憑借這部《科里奧蘭納斯》,他在倫敦西區(qū)的舞臺上演出長達2個月,場場爆滿,也正是這部戲為他帶來了奧利弗獎最 佳男主角的提名。他說:“我拍電影時就意識到,如果有可能,我要盡快地回到戲劇舞臺上。因為電影給演員的狀態(tài)很短暫,一拍完,表演風格就沒有機會變了。但戲劇表演讓你有機會不斷嘗試新的表演方法,你可以一遍又一遍地體會。而且,與現(xiàn)場觀眾的互動總能激發(fā)你的靈感。”
抖森總是在采訪中將他表演上的成績歸功于他最重要的“導師”——莎士比亞。“我塑造洛基的所有靈感,都來自于莎士比亞。”在抖森看來,洛基是個非常“莎士比亞”的反派,唯一不同的是,莎士比亞的語言更深邃、更詩意。”
對于他在《科利奧蘭納斯》中的表演,英國主流媒體給予了非常高的評價,《獨立報》評價他的表演是“杰出的,就象熾熱燃燒的恒星一樣充滿力量”。
《女王召見》
(片長:173min,含中場休息15分鐘)
囊括倫敦西區(qū)的奧利弗獎、紐約百老匯的托尼獎這兩大世界戲劇最高獎項共18座獎杯的3部大戲,與中國觀眾見面!奧利弗獎最 佳新創(chuàng)話劇、托尼獎最 佳復排話劇、兩獎雙料最 佳話劇女主角到底意味著什么?
奧斯卡影后海倫·米倫走上舞臺再度演繹伊麗莎白二世
60年來,英女王與前后12位首相的私人談話首度公開
溫斯頓·丘吉爾、哈羅德·威爾遜、瑪格麗特·撒切爾、約翰·梅杰、大衛(wèi)·卡梅倫……這些為世人所熟知的英國首相的名字,在60年來不斷更迭,而英女王伊麗莎白二世始終在端坐在他們背后。人們不知道的是,60年來,伊麗莎白二世在白金漢宮的一個被稱作“相約星期二”的密談中跟12位首相進行過會面。與其他英國公共生活的會晤不同,這是女王與她的首相進行的私人會晤。關于每一次會晤的內(nèi)容,談話雙方一直保持著心照不宣的共識:永不復述談話內(nèi)容給別人,甚至包括他們的家人和配偶。
曾經(jīng)在2006年的電影《女王》中因扮演伊麗莎白二世而斬獲奧斯卡獎的影后海倫·米倫,此次“駕臨”倫敦西區(qū),領銜主演劇場大作《女王召見》。從年輕的母親到祖母,這些私人談話記錄了伊麗莎白二世時代的弧線——政客們穿過選舉政治的旋轉門來來去去,而只有她依然如故,等著迎接她的下一個首相。
作家彼得·摩根與海倫·米倫在奧斯卡影片《女王》的合作之后再次在這部西區(qū)熱門劇作中聚首。而這部戲的導演由曾獲奧斯卡提名的導演史蒂芬·戴德利(《舞動人生(Billy Elliot)》、《時時刻刻》)擔當,其精彩程度獲得了多重保障。《泰晤士報》評價其觀演感受時說:“有趣、真實、善良、跌宕起伏,并充滿驚喜。我愛這部劇里的每一分鐘。”
海倫·米倫及扮演首相哈羅德·威爾遜的理查德·麥克卡布于2013年、2015年分別斬獲奧利弗獎最 佳女主角、托尼獎最 佳話劇女主角、最 佳話劇男配角獎。
更多內(nèi)容請訪問NTLIVE官方網(wǎng)站,微博&微信公眾號:英國劇院現(xiàn)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