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詳細介紹
演出人員簡介:
呂慧敏
國家一級演員,工花旦、花衫,畢業于中國戲曲學院“第三屆優秀京劇青年演員研究生班”,現為中國京劇院二團主演。在校期間,受教于張正芳、陳國為、呂兆芳、沈世華、艾美君、閆桂祥、趙乃華、劉琪、李金鴻、王小蓉、于玉蘅、劉長瑜、宋長榮等名師。1994年拜著名京劇表演藝術家劉長瑜為師。先后榮獲第一屆全國青年京劇演員電視大獎賽“熒屏獎”;全國首屆昆曲大賽“優秀表演獎”;1996年參加中國京劇院重點劇目《北國紅菇娘》(飾演王惠民)創作演出,獲文化部新劇目匯演個人“優秀表演獎”及中宣部“五個一工程獎”;2001年榮獲中央電視臺“哈藥六杯”全國中青年京劇演員電視大獎賽“優秀表演獎”。多次代表劇院出訪法國、美國、德國、意大利、瑞士、臺灣、香港等國家和地區,受到當地觀眾的歡迎和好評。
周婧
國家京劇院優秀青年演員,工程派青衣,畢業于中國戲曲學院表演系。師從于玉衡、李文敏、張逸娟、沈世華、李鳴燕、陳琪等名家。2006年拜著名京劇表演藝術家張曼玲先生為師。在京劇院工作期間,有幸受業于著名程派琴師熊承旭、著名程派表演藝術家李世濟、張火丁等教授。曾榮獲2001年中國青年藝術新人選拔賽青年組銀獎;2005年第五屆青年京劇演員電視大賽熒屏獎,同年參加文化部舉辦的“我為黨旗增輝”主題,榮獲文化部集體特別獎;2008年被文化部授予第三屆優秀青年稱號。
參與并演出了“程派新秀”專場演出;紀念程硯秋先生誕辰一百周年紀念演出;國家大劇院新年京劇晚會《菊苑華章》;中央電視臺春節戲曲晚會;國家京劇院建院50周年《名家名段演唱會》紀念活動;紀念唐在炘先生作品《名家名段》演唱會,國家京劇院舉辦的“同此涼熱”賑災義演活動,得到了領導和觀眾的一致好評。
擅演劇目:《三擊掌》《竇娥冤》《紅鬃烈馬》《鎖麟囊》《賀后罵殿》《汾河灣》《玉堂春》《朱痕記》《荒山淚》《春閨夢》《審頭刺湯》《游龍戲鳳》《江姐》等.
李光
國家一級演員。曾榮獲文化部第二屆“文華優秀表演獎”、中國戲劇第三屆“梅花獎”、 “振興杯”電視大獎賽“最佳演員”稱號,先后師從貫大元、茹富蘭、孫盛云、劉硯芳、李少春等先輩。李光天賦條件優越,善于塑造各種不同性格的人物,是京劇舞臺上不可多得的文武兼備之材,更與代表劇目《平原作戰》、《漢宮驚魂》、《大鬧天宮》、《野豬林》、《連環套》、《龍王》、《坂本龍馬》等優秀劇目,同時在對外文化交流上,為中國京劇藝術面向世界,作了巨大的貢獻。
沈健瑾
國家一級演員。梅花獎獲得者,師從茍慧生、趙桐珊、程玉菁、雪艷琴、馬宗慧等。1965年畢業中國戲曲學院,后分入山東省京劇團。曾主演《五岔口》、《紅嫂》等劇,在《奇襲白虎團》中扮演崔大嫂,頗得各界好評。扮相俊美,嗓音甜潤,文武兼長,1973年調到中國京劇院,任三團主演。擅演劇目有《楊門女將》、《百花贈劍》、《貴妃醉酒》、《辛安驛》、《賣水》、《斷橋》、《李慧娘》、《春草闖堂》及現代劇目《紅燈照》、《杜鵑山》等劇目。
王越
男,漢族。1978年10月30日出生于河北省唐山市。從小受家人熏陶愛上了京劇,4歲成為“小票友”登臺演出。1991年我考入了河北省藝術學校。1997年我畢業分配到山西省京劇院工作,曾多次被院里評為“藝術骨干”和“先進個人”并成功地排演了《鍘美案》、《李逵探母》、《鎖五龍》、《赤桑鎮》等花臉傳統戲。在現代京劇中也飾演主要角色,如《智取威虎山》中飾李勇奇,《紅燈記》中飾鳩山等。在2005年“cctv東阿阿膠杯青年京劇大獎賽”中《鎖五龍》劇中飾演單雄信獲“熒屏獎”并取得決賽資格。現在中國戲曲學院研究生學習。
楊少彭
男,漢族,1976年出生,國家二級演員。工文武老生,宗楊派,第三屆中國京劇優秀青年演員研究生班學員.1988年至1995年在天津市藝術學校學習。1995年至1997年在中國戲曲學院學習。師從:丁震春、馬玉璋、李世霖、楊乃彭等。
代表劇目:《文昭關》《失街亭?空城計?斬馬謖》《擊鼓罵曹》《楊家將》《沙家浜》等。2001年獲全國京劇優秀青年演員評比展演一等獎。2001年獲全國青年京劇演員電視大賽最佳表演獎。
杜鵬
男,1963年出生,山東高密人,京劇老生。他的妻子王蓉蓉是張派青衣演員。1997年考入中國戲曲學院表演系,從師陳增昆、葉蓬、李文才、董德光、杜鵬等老師學習了《南陽關》、《擊鼓罵曹》、《打嚴嵩》、《烏龍院-殺惜》《汾河灣》等劇目,從師丁震春、馬玉璋、劉福生、呂鎖森等老師學習了《秦瓊觀陣》、《一箭仇》、《林沖夜奔》、《洗浮山》等劇目。曾獲中國戲曲學院優秀學生獎學金,2001年畢業留校,獲得學士學位。 畢業一年來向王世續先生、李金聲先生和李甫春先生學習了《捉放曹》、《伐東吳》、《截江奪斗》、《解寶收威》,現為表演系2001班班主任。 杜鵬嗓音條件優越,無論高低疾徐均應裕自如且講求韻味的醇厚悠遠,令觀眾聽來飽獲藝術享受。他幼功扎實、且練功不輟,因此,他的身段邊式、優美,不僅文戲唱做俱佳而且《戰太平》等劇演來也是得心應手。1999年,他創演了新編大型歷史京劇《媽閣紫煙》,飾一號角色沈英,亦文亦武。他的出色表演,榮獲了第六屆中國戲劇節最高獎——優秀表演獎(國家獎)及第七屆全軍會演一等獎。杜鵬在藝術實踐之余,發表了多篇論文及參加數部教材的編寫。他還廣涉博學以豐富自身修養。在著名國畫家劉繼瑛先生指導及著名書法家歐陽中石先生的點播下,習書學畫,取得明顯成效,他繪就的牡丹、墨荷,筆墨老到,受到內外行一致稱贊與喜愛。 現任中國戲曲學院表演系主任、教授、中國戲劇家協會會員、中國統一促進會第六屆理事會書畫聯誼委員會委員。
劉錚
著名京劇演員,劉錚出身梨園世家,母親宋玉珍拜在張君秋門下,是河北省京劇院的國家一級演員,父親劉長城教小生,但少時的劉錚卻更喜歡唱歌、跳舞,日后成為了一名專業的舞蹈演員。也許是自小對京劇耳濡目染的緣故,他偶然在票友聚會上演唱一段《別姬》,震驚四座。北京戲曲藝術職業學院名譽院長孫毓敏算是劉錚的恩師和伯樂了,在她的鼓勵下,劉錚考上了北京戲校,成了一名男旦。2005年參加中國中央電視臺春節戲曲晚會2005年7月至9月間劉錚在北京、上海、武漢、天津進行巡回演出;
2005年10月參加“紀念京劇大師張君秋誕辰85周年演出及研討動”2006年2月參加第34屆香港藝術節;2006年12月調入中國國家京劇院二團工作。
王蓉蓉
國家一級演員,一團團長兼主演,張派青衣,梅花獎獲得者。遼寧鞍山人。1978考入中國戲曲學院,師從王玉蓉、蔡英蓮、艾美君等,在唱、念、做、打、舞諸方面打下了堅實功底。1978年拜張君秋為師,得其真傳。1982年畢業后進入北京京劇院擔任主演。她嗓音甜潤,扮相俊美,端莊,表演細膩,極具張派大青衣風范,經常上演的劇目有《西廂記》、《望江亭》、《詩文會》、《狀元媒》等。1993年獲梅蘭芳金獎提名獎。1997年考入首屆中國京劇優秀青年演員研究生班,經過深造,在人物刻畫及多側面地表演人物上有明顯提高,成為張派弟子中的佼佼者,1999年榮獲首屆"張君秋獎學金"一等獎。2000年,中國文聯評選為"德藝雙馨"藝術家,文化部授予優秀專家稱號,并享受國務院專家津貼。 2001年在《蔡文姬》中扮演蔡文姬,該劇獲第三屆京劇節銀獎。2002年在《宰相劉羅鍋》(第六本)中扮演格格。
呂昕
呂昕,中國戲曲學院高材生,主攻正宮老旦專業,師從李派創始人李多奎先生合作一生的琴師周文貴先生。演出多本老旦劇目,以“釣金龜”“ 赤桑鎮”“遇皇后”“打龍袍”等一些正宮老旦劇目為主。深受戲迷觀眾的好評。
李崇善
(1940——),北京人,回族。國家一級演員,譚派老生。1952年,考入北京私立藝培戲曲學校(即北京市戲曲學校),從王小樓、陳少五、孟小如學老生。1959年畢業,分配到梅蘭芳京劇團,后調入北京市戲曲學校實驗京劇團。1962年拜譚富英為師。1969年調上海京劇院,后在現代戲《磐石灣》中扮演陸長海。1977年調回北京京劇團。他嗓音明亮,韻味純正,重在唱情,表演細膩。代表劇目有傳統戲《龍鳳呈祥》、《失空斬》、《烏盆記》、《紅鬃烈馬》、《四郎探母》、《趙氏孤兒》和現代戲《圣潔的心靈——孔繁森》(獲全國文華大獎、優秀表演獎)。
李紅梅
1972年出生,遼寧省人。自幼受家庭熏陶愛好文藝。1985年考入錦州戲曲學校,主攻花旦、刀馬旦。師從趙玉俠、侯素芹等老師,學習了《金玉奴》、《花田錯》、《天女散花》、《大破天門陣》等劇目。1990年考入中國戲曲學院,插班進入表演85班,師從荀令香、艾美君、蔡英蓮等老師,所學劇目有《玉堂春》、《秦香蓮》、《大?探?二》、《呂布與貂蟬》、《魚藻宮》、《紅樓二尤》。1992年畢業分配到中國京劇院青年團,得到姜鳳山、李慧芳、楊春霞、馬小曼、李維康、孫婉華等名師指點。經常上演劇目《貴妃醉酒》、《蝶戀花》、《鳳還巢》、《宇宙鋒》、《寶蓮燈》、《杜鵑山》、《秦香蓮》、《紅鬃烈馬》等。還排演了《北國紅姑娘》(現代戲)、《承天太后》等新劇目,分別榮獲文化部表演獎和"五個一"希望工程精神文明建設獎;1996年榮獲文化部"優秀青年"榮譽稱號。2004考入中國戲曲學院第四屆青年演員研究生班多次隨團出國訪問,進行文化交流活動。得到觀眾好評。
張景霖
國家一級演奏員。1961年考入中國戲曲學校,主修司鼓專業。1972年入北京軍區戰友京劇團工作,從事京劇交響樂隊指揮,初以樣板戲為主,后改為新編現代戲或新編歷史劇。反映部隊生活的《格斗》獲得了全軍匯演的一等獎,《八一風暴》、《小刀會英雄傳》獲優秀劇目獎,還曾擔任傳統劇目《贈綈袍》音樂設計,獲專家好評。調入中國京劇院以后,歷經四代演職人員,曾與袁世海、馮志孝合作,并長期與景榮慶、袁國林、吳玉璋、孫岳、俞大陸、王鳴仲、李光、張春華、谷春章及楊春霞等藝術家合作,積累了豐富的舞臺伴奏經驗,并逐步形成了自己獨特的藝術風格。曾多次赴日本及歐洲諸多國家演出,為國家與劇院贏得了榮譽。
費玉明
國家一級演奏員。自幼隨父費文治先生學練京胡,后考入中國戲曲學校,專修京胡。才思過人,敏而好學,不但掌握各行當的唱腔藝術,而且對梅、程、荀、張等各大藝術流派頗有研究,曾為著名程派演員張曼玲的專門琴師。琴藝嫻熟,琴音清柔奔放,不但精于演奏,且能編善寫。曾為《大明魂》、《甘棠夫人》、《烏紗記》、《瘦馬御史》、《鎖陽姻緣》、《十兄弟》、《老鼠娶親》、《孔雀裘》、《漢文皇后》等劇作曲、創編唱腔,為毛澤東詩詞譜曲,深受聽眾喜愛。曾九次赴臺灣講學,傳播京劇藝術,畢生為弘揚京劇藝術奮斗。
司鼓:張景霖 (國家一級演奏員)
操琴:費玉明 (國家一級演奏員)
二胡:曹寶榮 (中國戲曲學院教授)
月琴:周長元 (國家京劇院國家一級)
三弦:馬忠坤 (國家京劇院國家一級)
演出劇目(以演出現場為準):
1、李紅梅 《詩文會》喜盈盈
《望江亭》獨守空幃暗長嘆
2、楊少彭 《空城計》
《大登殿》長安金殿把
3、李光、沈健瑾 《白毛女》紅頭繩
沈健瑾 《貴妃醉酒》海島冰輪
4、劉錚 《穆桂英掛帥》猛聽得金鼓響號角聲震
《生死恨》淫尼做事心太壞
5、呂昕 《望兒樓》慢板(竇太真在朝陽自思)
《四郎探母》導板 流水(一見嬌兒淚滿腮)
6、周婧 《鎖麟囊》
《春閨夢》
7、呂慧敏 《紅娘》佳期
《紅娘》 叫張生隱藏在棋盤之下
8、王越 《鎖五龍》號令一聲
《探陰山》
9、李崇善 《珠簾寨》昔日有個三大賢
《洪羊洞》嘆楊家
10、杜鵬 沙橋踐別》慢板
《烏盆記》原版
11、王蓉蓉 《狀元媒》自那日與六郎陣前相見
《蘇三起解》
溫馨提示:1.2米以下兒童謝絕入場(兒童項目除外),1.2米以上兒童需持票入場。
TAGS: 京劇名家名段2011新年大型演唱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