鋼琴家盛原
盛原作為音樂會鋼琴家贏得了國際性的矚目,他的獨奏會、室內樂及協奏曲演出遍及世界20多個國家和地區。《紐約時報》稱“盛原先生的聽覺有著無可挑剔的平衡感……(他的演奏) 給人的是完全動人心魄的吸引力。”《紐約音樂會評論》稱“盛原……是一位最高品質的藝術家。”著名音樂作家大衛?杜保爾這樣說道盛原:“請去聽聽他,你將會被吸引,被感動!”英國的《國際鋼琴雜志》稱盛原為“中國詮釋巴赫的領軍人物。”
他近年來對巴赫作品的研究與演奏頗受國際樂壇矚目。美國《紐約時報》稱“盛原先生的演奏有著相當的力量,但是他精心地管束著這種力量。他的巴赫《平均律鋼琴曲集》第一冊的A大調和a小調前奏曲與賦格演奏得堪稱清晰、均衡與協調的典范。但這并不是說這兩首樂曲就顯得平板而不加雕琢:盛原先生把a小調前奏曲演繹為一出火熱的戲劇,賦格既有著旺盛的精神,聲部把握又令人驚嘆,好似來自另外一個世界的歡樂之音。”德國的報紙評論他在德國演奏的巴赫協奏曲:“在演奏巴赫的D小調協奏曲時,盛原先生的演奏已經證明了他的大師風范,不僅僅是他靈活的手指技巧,而更因為他與樂隊完美的合作充分地表現了音樂的內涵。”盛原于2009年7月至2010年7月間在北京中山音樂堂舉辦了五場巴赫鍵盤作品系列獨奏音樂會及五場巴赫主題講座。
同時,作為室內樂演奏家,盛原曾與小提琴家阿龍?羅桑德、阿諾德?施坦因哈特及Rachel Barton Pine合作,并于2009年與小提琴家徐惟聆、大提琴家朱亦兵組建了中國三重奏組。中央電視臺音樂頻道、北京音樂臺、紐約古典音樂臺、波士頓古典音樂臺、美國國家公共廣播電臺、西班牙國家電視臺、法國國家廣播電臺、波蘭國家電視臺等均播出過盛原的演奏。
盛原與盛方合譯的圖蕾克著作《巴赫演奏指南》由人民音樂出版社于2003年出版并已再版。他撰寫的多篇文章先后在《鋼琴藝術》、《愛樂》、及《音樂周報》等雜志與報紙上發表。應《鋼琴藝術》雜志社的邀請,盛原于2006年1月至2007年10月間在該月刊上陸續發表了16篇題為《我們一起愛巴赫》的系列文章。作為霍英東教育基金會第十屆高等院校青年教師基金的獲得者,盛原正在編寫、錄制并出版教授巴赫鍵盤演奏的系統教材及配套巴赫鍵盤作品光盤。
除了演奏活動以外,盛原還到國內外各地進行講學活動,曾在美國、加拿大、德國、法國、英國、克羅地亞、中國、韓國及菲律賓等國舉辦講座及大師班,并于2005年起在中央音樂學院鋼琴系任副教授。
盛原出生于北京的一個音樂家庭,五歲開始隨母親學習鋼琴,后在中央音樂學院師從于李其芳、李惠莉以及周廣仁諸教授。1991年作為所羅門?米考夫斯基教授的獎學金學生赴美,在紐約曼哈頓音樂學院深造,并獲得音樂學士和碩士學位。盛原先生在海外留學期間曾與世界公認的巴赫專家羅薩琳?圖雷克潛心學習與研究巴赫的鍵盤作品。
郎月婷
青年鋼琴家郎月婷,近年來曾在北京音樂廳、中山音樂堂、美國Frederick Collections 等國內外重要音樂廳進行獨奏演出,2009年1月郎月婷應邀作為鋼琴獨奏在2009年“第24屆哈爾濱世界大學生冬季運動會”開幕式中演出。她還多次作為中國著名小提琴家呂思清的鋼琴伴奏與其同臺演出,包括2009年中央電視臺元旦晚會及2008年北京電視臺大型賑災演出。郎月婷11歲考入中央音樂學院附小,先后師從于中央音樂學院附中著名鋼琴教育家凌遠和賴元培教授,后升入中央音樂學院附中。2005年考入中央音樂學院,隨著名鋼琴演奏家,中央音樂學院盛原副教授學習。郎月婷大學期間曾多次赴美國紐約“國際鍵盤學院暨音樂節”,菲律賓“Opusfest國際音樂節”,法國“Music Alps音樂節”學習交流。她曾在國際著名鋼琴家、教育家 Paul Badura-Skoda、Boris Berman、Ann Schein、Solomon Mikowsky、 Jerome Rose、Guillermo Gonzlez、Jzef Stompel 的大師班上演奏并獲好評。
曲目(以演出現場為準):
安東?阿連斯基:第一雙鋼琴組曲, Op.15
1、浪漫曲
2、圓舞曲
3、波羅乃茲
弗蘭茲?舒伯特: A大調大回旋曲,Op.107, D.951
謝爾蓋?拉赫瑪尼諾夫:G小調第一雙鋼琴組曲,op.5
1、船歌
2、愛之夜
3、淚
4、復活節
加布里埃爾?福列:“多莉”四手聯彈組曲,Op.56
1、船歌
2、Mi-a-ou
3、多莉的花園
4、小貓圓舞曲
5、溫柔
6、西班牙
達律斯?米約:膽小鬼
1、活潑的
2、中板
3、巴西女郎
阿斯特爾?皮亞佐拉:大探戈
溫馨提示:1.2米以下兒童謝絕入場(兒童項目除外),1.2米以上兒童需持票入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