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詳細介紹
演出:中央芭蕾舞團
團長、藝術總監:馮 英
演奏:中央芭蕾舞團交響樂團
指揮:張 藝、劉 炬
主要演員(以演出現場為準):
朱妍、張劍、王啟敏(中央芭蕾舞團首席主演)
李俊、孟寧寧、盛世東、郝斌、余波、金佳、黃震、吳焱等(中芭主要演員)
曼努埃爾?勒格里(法國巴黎歌劇院芭蕾舞團明星演員、芭蕾巨星)
帕特里克?德?巴納(旅法德裔編導)
曼努埃爾?勒格里(Manuel Legris)
法國巴黎歌劇院芭蕾舞團的明星演員曼努埃爾?勒格里是自20世紀80年代以來世界上最為光彩耀人的芭蕾巨星之一。
曼努埃爾?勒格里,1964年10月出生在法國巴黎,1976-1980年在巴黎歌劇院芭蕾舞團舞蹈學校學習,畢業后進入巴黎歌劇院芭蕾舞團任群舞演員,1982年晉升獨舞演員,1986年當巴黎歌劇院在紐約大都會歌劇院演出《雷蒙達》時,被時任劇院藝術總監的芭蕾巨星魯道夫?紐利耶夫大師宣布提拔為明星演員(Etoile),成為巴黎歌劇院最高級演員,從此他一直活躍在國際芭蕾舞壇。
在20多年的芭蕾表演生涯中,曼努埃爾?勒格里可謂是一棵常青樹,在巴黎歌劇院芭蕾舞團排演的所有古典和當代作品中扮演了男主角,其中包括古典芭蕾舞劇《吉賽爾》和《巴赫塔》、奧古斯丁?布農維爾的《拿波里》、米歇爾?福金的《玫瑰花魂》、紐利耶夫的《天鵝湖》《睡美人》《羅密歐與朱麗葉》《舞姬》《雷蒙達》等、肯尼斯?麥克米倫爵士的《曼儂》和《羅密歐與朱麗葉》等、約翰?克蘭科的《奧涅金》、羅蘭?佩蒂《阿萊城的姑娘》《卡門》和《巴黎圣母院》等、哈羅德?蘭德爾的《練習曲》、威廉?福賽斯的《多少懸在半空中》、約翰?諾伊梅爾的《茶花女》《灰姑娘》和《希爾薇婭》等、魯迪?范?丹茨格《最后的四首歌》,此外他還演出過謝爾蓋?里法、喬治?巴蘭欽、弗雷迪里克?阿什頓爵士、莫里斯?貝嘉、尤里?吉利安等芭蕾編導大師的代表作。
作為芭蕾巨星,他曾與世界許多著名芭蕾舞團合作包括馬林斯基劇院基洛夫芭蕾舞團、維也納國家歌劇院芭蕾舞團。
在其芭蕾生涯中,多次獲得大獎,其中包括1984年與伊麗莎白?莫蘭一起贏得了大阪國際芭蕾比賽金獎,1985年獲得卡爾波大獎,1988年獲得尼金斯基大獎,1998年獲得莫斯科國際舞蹈協會大獎,2000年獲得蒙特卡洛尼金斯金大獎,2001年獲得(意大利波西塔諾)列昂尼德?馬西涅大獎。他曾獲得文學與藝術勛章和國家功勛騎士勛章等。
此外,曼努埃爾?勒格里作為編導創作過《多尼采蒂雙人舞》(Donizetti-Pas de Deux),并錄制了許多經典劇目DVD。
作為巴黎歌劇院芭蕾舞團的明星,曼努埃爾?勒格里曾多次來華演出,2008年,還應邀在新落成的國家大劇院參加世界明星匯演。2010年5月14、15日在北大講堂與中芭合作演出將成為他在中國的謝幕演出,從10月起他將擔任維也納國家歌劇院芭蕾舞團藝術總監。
帕特里克?德?巴納(Patrick de Bana)
他出生在漢堡,骨子里流淌著父母的尼日利亞和德國的血液,他天生愛好舞蹈,這種愛好介于東方和西方之間,具有雙重的屬性。在漢堡芭蕾學校學習古典芭蕾之后,他進入了洛桑貝嘉芭蕾舞團,擔任主要?蹈演員,在這里開始鍛造自己率直而強烈的獨特風格,他將自己的身體轉化為傳統和現代、世俗與精神之間的橋梁。五年之后的1992年,他加入了西班牙國家舞蹈團,在此擔任了十年主要客座演員。此間,他和一些國際知名編舞大師進行合作,如納喬?杜阿托、威廉?福賽斯、季利安、奧哈德?納哈林、馬茲?艾克等。后來,他還與很多大藝術家進行合作,如伊娃?耶珀貝恩娜、阿涅斯?勒特斯蒂、法魯克?魯茲馬托夫等。他孜孜不倦地在全球眾多城市演出,從日本到南非,幾乎走遍了所有歐洲國家,還有古巴、美國等地。
2003年,他組建了自己的舞團Nafas Dance Company。他在那里發展了自己的舞蹈藝術觀,其基礎是各種不同文化融合所帶來的異乎尋常的能力。
主要曲目(以演出現場為準):
《古典大雙人舞》
《多尼采蒂雙人舞》
現代作品《呼吸》
芭蕾舞劇《阿萊城姑娘》(羅蘭?佩蒂大師代表作)
溫馨提示:1.2米以下兒童謝絕入場(兒童項目除外),1.2米以上兒童需持票入場。
TAGS: 世界芭蕾巨星曼努埃爾?勒格里與中芭明星聯袂演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