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出演:陳佩斯
劇情梗概
富戶彭員外臨終之時,恐其妻李氏移情再醮,密囑其鄰、塾師董四畏暗中監管。董因葬母曾向彭借貸,無奈答允。董窺探李氏行止,遂成“每日功課”,董不禁為李氏才色所動。
某夜,董登墻窺李,見其月下窗前,一改昔日縞素,低吟淺唱,且移燈西廂,疑有奸情。董不忘彭之囑托,遂尾隨查看究竟。誰料西廂內外,唯李氏一人。董自覺唐突,匆惶欲退,忽遭李氏一陣嬉笑怒罵,頓悟李對己一片苦心,兩人遂有偷會之秘。
翌日,董上墳向彭“述職”。董自覺心中有鬼,在彭魂威逼下,跪地受責。彭命董“代行家法”,戮殺李氏。董哀求未果,沖冠一怒為紅顏,嚴詞痛斥,并勸其離去。彭懾于董之凜然正氣,含憤隱去。董李二人終成美滿眷屬。
出品單位簡介
梨園戲
梨園戲源于宋元時期,植根于名城泉州,距今已有八百多年的歷史,是中國現存最古老的劇種之一。梨園戲分為小梨園(七子班)和大梨園的“上路”、“下南”三個流派,各有其保留劇目“十八棚頭”和專用曲牌。“上路”存有不少南戲劇本,多數敷演忠孝節義,如《朱文》、《蔡伯喈》等;“下南”則較多地保存該地特有劇目,古樸粗獷,生活氣息濃厚,如《鄭元和》、《蘇秦》等;“小梨園”以生旦戲見長,文辭典雅,曲調纏綿,表演細膩,如《蔣世隆》、《陳三》等。
在表演上,梨園戲有一整套代代承傳的嚴格科范,其基本動作稱為“十八步科母”,尤其手姿表演,豐富多姿,細膩獨特,與敦煌壁畫中人物的手姿有異曲同工之妙。音樂方面,梨園戲的音樂為曲牌連綴體,泉腔演唱保留了不少唐宋大曲、法曲等,與古樂南音有著水乳交融的親密關系。樂器以蕭弦伴奏為主,琵琶系南琶,橫彈手法與唐制相仿;二弦乃晉代奚琴遺制;洞簫即唐之尺八;打擊樂以南鼓(壓腳鼓)為主,打法獨特,在戲曲中極其罕見。
福建省梨園戲實驗劇團
福建省梨園戲實驗劇團成立于1953年,次年以《陳三五娘》參加上海華東戲曲會演,獲文化部優秀劇目獎,從此蜚聲海內外。《朱文》等珍稀劇目的整理上演,更贏得了“活文物”、“古南戲活化石”的贊譽。建團五十余載,多次獲得文化部嘉獎。其中新編梨園戲《董生與李氏》獲首屆曹禺戲劇文學獎,并榮膺2003—2004年度國家舞臺藝術精品工程“十大精品劇目”;另一新編劇目《節婦吟》獲首屆中國戲劇節優秀演出獎、第四屆全國優秀劇本創作獎、及入選2005—2006年度國家舞臺藝術精品工程初選劇目。劇團現有演職員115人,一半以上享有中高職稱。先后出訪意大利、英國、荷蘭、瑞士、日本、新加坡、菲律賓、印尼及港澳臺等國家與地區。2003年赴巴黎參加中法文化年活動,對東西方文化交流起到了積極的促進作用。
溫馨提示:1.2米以下兒童謝絕入場(兒童項目除外),1.2米以上兒童需持票入場。
TAGS: 2011北京喜劇藝術節 《董生與李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