演出介紹
混聲合唱:沂蒙山歌草原夜色美嘎哦麗泰在那遙遠的地方阿里郎玫瑰三愿
又見西柏坡羅西尼《彌賽亞》鈴兒響叮當變奏曲Elijahrock
(伊利亞磐石)雨后彩虹祝你新年快樂
女聲合唱:白肋喜鵲侗族大歌《侗鄉蟬歌》
男聲合唱:鴻雁滿江紅男聲四重唱天山牧民把歌唱
女聲三重唱:<待定>
北京節日合唱團簡介
北京節日合唱團是北京市文化局所屬、民辦公助的優秀品牌團隊。由部分職業演員和首都高等藝術院校的學生及音樂教育界優秀青年組成。平均年齡二十余歲。留學于意大利米蘭音樂學院的青年指揮家明子琪女士擔綱常任指揮。2001年3月正式成立,同年12月,在北京音樂廳由指揮家李華德、婭侖?格日勒、明子琪共同執棒成功地舉行了首演音樂會。建團以來,得到了指揮家黃飛立、秋里、聶中明、譚利華、楊鴻年、王樹人、劉云厚、李心草、張培豫、張國勇、陳燮陽、呂嘉、許之俊、范燾、李凌、LuigiMarola、VladimirAshkenazy,作曲家付庚辰、關峽、孟衛東、王憲、張以達、戴于吾、王祖皆、張卓婭、金湘、王寧,音樂家孟昭林、趙方幸、司徒志文、王安國,歌唱家吳其輝、戴玉強、聶建華、宋祖英、張立萍、黃華麗、廖昌永,歌手劉德華、韓磊、韋唯、張靚穎等人的指導與合作。先后完成了“中外經典名歌”、“外國名曲”、“中國影視歌曲”、“傳唱500年的王洛賓作品”、“奧斯卡金曲”、“中國民歌薈萃”、“俄羅斯歌曲薈萃”、“黃河大合唱”、“無伴奏合唱作品薈萃”、“流行也精彩”等多場專題音樂會以及聲樂套曲《農夫與土地》、《航天之歌》、交響合唱馬勒《第二交響曲》、貝多芬《d小調第九交響曲》、《大地安魂曲》、《共和之路》,歌劇《阿依達》、《費黛里奧》,《北京新年音樂會》,《紀念中國電影100周年交響合唱音樂會》,《中國當代作曲家曲庫交響音樂會》、《付庚辰作品音樂會》等,得到了各界人士的鼓勵和贊賞。
在完成演出的同時,節日合唱團在申辦北京奧運會及奧運期間,國慶60周年等大型活動中均有出色表現。節日合唱團一方面孜孜以求于中外合唱藝術的精髓,一方面大膽地借鑒舞蹈、音樂劇、現代音樂等藝術門類中的元素,力求滿足觀眾聽覺、視覺、感覺多方面的享受。節日合唱團愿以雅俗共賞的曲目、獨具匠心的藝術處理、朝氣蓬勃的精神面貌,與您共享人聲的奇妙與和諧。
明子琪簡介
明子琪,女,侗族,民盟委員,青聯委員,青年指揮家。現任北京節日合唱團藝術總監兼常任指揮。先后師從中國老一輩指揮家胡德風、秋里、李華德及意大利合唱指揮大師FrancoMonego、LuigiMarzola等學習指揮藝術。2001至今作為北京節日合唱團的常任指揮,排演了數十場專場音樂會,期間先后擔任日本聲樂組曲《農夫與土地》、大型景觀歌劇《阿依達》合唱排練指揮,擔任在北京天安門廣場舉行的“高歌奧運情懷”大型演唱會指揮。2005年至2006年度以中國政府訪問學者的身份就讀于意大利米蘭音樂學院合唱指揮系。2006年12月在北京成功地舉行了留學回國匯報音樂會。2007至2008年度,擔任中國人民解放軍總政合唱團常任指揮,同時擔任歌劇《木蘭詩篇》、《費黛里奧》,交響合唱馬勒《第二交響曲》、貝多芬《d小調第九交響曲》的合唱指揮,與指揮家李心草、阿什肯納齊成功合作上演。2008年12月,以音樂總監及首席指揮的身份,完成了大型原創聲樂套曲《紅紅的日子》的首演。2009年8月,在北京工人體育館成功指揮了萬人合唱演唱會。2009年10月1日在天安門廣場舉行的國慶六十周年文藝晚會中,擔任千人合唱指揮。
溫馨提示:1.2米以下兒童謝絕入場(兒童項目除外),1.2米以上兒童需持票入場。
TAGS: 節日歡歌—世界經典名歌·新年合唱音樂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