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韻詩出道十周年×非常林奕華成立20周年打造音樂舞臺劇《賈寶玉》何韻詩主演×林奕華導演×黃詠詩編劇×黃偉文填詞×伍宇烈編舞×何秉舜音樂總監莫失莫忘不離不棄北京演出隆重登場蝴蝶在飛,熱血在燒,青春在唱歌。十二金釵,幻化情癡,一場寶玉夢。都說宿命,原應嘆息,而你,怎么看、怎么說?
故事大綱:從古典文學《紅樓夢》里,體現出人物精神,再創當代音樂歌舞版《賈寶玉》。故事從《紅樓夢》最后一個章回,結束后,展開。怎么會,都不記得?十二金釵的種種,怎么會,全都記不起?真心真意,可以被空白洗去的嗎?魂魄一片空白,沒存留一點記憶與情感渣滓的神瑛侍者,回到太虛幻境,對于遺忘過去,深感困惑,不愿毫無記憶就飄渺成仙,請求再次下凡。于是,神瑛侍者再度化生賈寶玉,又落回大觀園中,從頭開始、生長感情。記憶因此回復:黛玉的到來也是愛情的到來;寶釵溫婉卻對真情無動于衷;與戲子琪官的友誼,換來父親不理解的鞭笞;風流靈巧的丫鬟晴雯,病中補裘,最后卻被趕走病死;湘云在他生日中帶來的抽簽游戲,讓他看見不幸的未來;王熙鳳使計讓他誤娶寶釵,哭死了黛玉,氣壞了紫鵑,賈家一世的繁榮也落得頹敗四散。對于悲劇依舊無能為力,寶玉卻也明白了自己為何需要再來。白茫茫的天地之中,他終于領悟,燒完青春之后,他真正想留下的是……
創作背景:《賈寶玉》是一部2011年由“非常林奕華”制作、東亞娛樂主辦的舞臺劇,改編自四大名著之一的《紅樓夢》,以宿命及自我實現為主題,是“四大名著系列”的第三部。本劇為主角兼監制何韻詩加入樂壇10周年的紀念劇目,同時亦是紀念“非常林奕華”創立20周年的劇目之一。林奕華在2007年及2008年分別完成《水滸傳》及《西游記》兩部“四大名著系列”后,曾計劃在2009及2010年分別以《三國演義》及《紅樓夢》為題創作舞臺劇,但因故未能成事。到2009年,林奕華制作舞臺劇《男人與女人之戰爭與和平》,劇中兩名女主角何韻詩與林依晨有段以嬉鬧形式演繹的寶黛初會,劇組安排昆曲導師為兩人教授身段與臺步,令林奕華留意到何韻詩適合演繹賈寶玉一角,甚至媲美在1977年電影《金玉良緣紅樓夢》飾演賈寶玉的林青霞,認為她反串賈寶玉是“不作他人想”。同時,何韻詩繼《梁祝下世傳奇》后,亦計劃籌備舞臺劇,作為加入樂壇10周年的紀念活動,兩人一拍即合。兩人重新解讀原著《紅樓夢》,林奕華認為賈寶玉是中國版的小王子,常被誤解為濫情花心,但他只是對美麗有單純的追求,如同永遠不想長大的孩子;何韻詩亦有意以賈寶玉隱喻她的領悟,認為自己身處娛樂圈,周遭的人給予很多模式與意見要她追隨,但她有時也不表認同,甚至反抗這些規范,而賈寶玉在大觀園內尋找到自己,她亦在圈內悟出人生哲理-就是必須努力捍衛自己所信,無論得失,有盡力經歷過,就算是戰勝。
主創人員:何韻詩(主演/監制)香港歌手及演員。1996年贏得「第十五屆新秀歌唱大賽」冠軍后入行至今,推出多張專輯并獲獎無數;由各大樂壇頒獎禮的新人獎項,奠定其香港樂壇天后的地位。2010年,推出首張國語單曲《詩與胡說》及首張國語專輯《無名o詩》,均獲得非凡成績,更入圍「第二十二屆臺灣金曲獎」最佳單曲制作人獎及最佳國語女歌手獎提名。2006年首次舉行個人紅館演唱會反應熱烈、叫好叫座,于三個月內加開兩場,并于同年奪得「商業電臺叱咤樂壇女歌手金獎」。2009年舉行的第二次紅館演唱會亦同樣獲得大眾支持,座無虛席。音樂事業以外,何韻詩喜作多方面嘗試。2005年首次親自策劃、監制、兼主演的舞臺劇《梁祝o下世傳奇》獲得一致好評;2009年至2010年期間參與非常林奕華《男人與女人之戰爭與和平》的首演與亞洲巡回演出。
林奕華(導演)亞洲頂尖劇場藝術家。于香港出生,中學畢業前曾在前麗的電視及電視廣播有限公司擔任編劇。畢業后與友人于香港組成前衛劇團進念.二十面體。1989至1995年在倫敦居住,期間組成「非常林奕華」舞蹈劇場,先后在倫敦、布魯塞爾、巴黎、香港發表舞臺創作。1994年憑電影《紅玫瑰白玫瑰》獲臺灣金馬「最佳改編劇本」。1995年回港后致力推動舞臺創作,編導了超過40出作品,包括《西游記》、《水滸傳》、《華麗上班族之生活與生存》、《男人與女人之戰爭與和平》、《命運建筑師之遠大前程》、《紅娘的異想世界之在西廂》等,并與不同媒體、不同城市的藝術家及團體合作,包括雷頌德、吳彥祖、陳綺貞、丁乃箏、劉若英、張叔平、胡恩威、陳立華、詹瑞文、梁詠琪、黃耀明、張艾嘉、鄭元暢、許茹蕓、何韻詩、林伊晨、王耀慶、孟京輝、伍宇烈、藍奕邦、中國國家話劇院等。
黃詠詩(編劇)香港新一代著名舞臺劇演員及劇作家,2002年發表第一個劇本,至今編寫作品達27個,其黑色幽默在香港劇壇獨樹一幟,令觀眾悲喜交集;憑舞臺劇本《一粒金》、《娛樂大坑之大娛樂坑》獲香港舞臺劇獎最佳劇本提名,最近憑《香港式離婚》勇奪第20屆香港舞臺劇獎最佳劇本,以及榮獲《HongKongTimeOut》雜志選為2010年度Bestofthebest劇場演出。除了舞臺劇外,黃氏更跨界發功;2005年于彭浩翔合寫電影劇本《公主復仇記》,獲第10屆香港電影金紫荊獎最佳編劇,以及提名第42屆金馬獎最佳原著劇本;2007年編寫香港電視臺電視劇《一家人系列》、《父親的葬禮》、《窮媽媽》獲芝加哥國際電影電視節教育及社會編劇獎。除此之外亦與香港知名舞蹈家陳敏兒聯合創作舞劇「女人濕地」,為「許冠文05鬼馬TALKSHOW」擔任大會創作,以及曾為東亞娛樂創作Beyond音樂劇「再見理想」等等。
伍宇烈(動作設計及編舞)導演、編舞。自六歲起隨王仁曼女士學習古典芭蕾舞,及后獲取獎學金前往加拿大及英國深造。1983年贏取英國AdelineGenée芭蕾舞比賽金獎,同年加入加拿大國家芭蕾舞團為職業舞蹈員。1993年回香港后專注編舞;1997年獲香港藝術家聯盟頒發「藝術家年獎-編舞」;1998年憑舞蹈作品《男生》獲法國Bagnolet編舞獎;舞蹈作品《CiaoCiaoSuzieWong(操操蘇絲黃)》、《春之祭》、《民間傳奇之不吃不吃還須吃》及《士兵的故事》分別獲得1999、2004、2006及2008香港舞蹈年獎。主要舞蹈及劇場作品包括:《蘇絲黃的美麗新世界》(2001年香港藝術節)、《KiltBill》(2004年星加坡藝術節)、《梁山伯與祝英臺》(香港演藝學院舞蹈學院)、《士兵的故事》(香港小交響樂團)及《石堅》(2008年香港新視野藝術節)。曾合作的藝術團體包括:香港話劇團、進念o二十面體、非常林奕華、臺灣云門舞集二團、星加坡舞蹈劇場、澳門文化中心、日本愛知縣藝術中心等。
何秉舜(音樂總監)畢業于巴黎高等音樂師范學院及加拿大魁北克省立音樂學院,主修鋼琴演奏。回港后主職于香港芭蕾舞團及香港演藝學院舞蹈學院,現從事演唱會音樂總監及流行音樂制作,合作單位包括青山大樂團、草蜢、王菲、陳奕迅、軟硬天師、林一峰、at17、容祖兒、薛凱琪、李紫昕(Purple姐姐)及何韻詩。曾被香港管弦樂團委任作品《甜酸苦辣》,亦遠赴匈牙利制作麥浚龍大碟CHAPLEOFDAWM管弦部分。曾參與W創作社《柯迪夫》《梁祝下世傅奇》《一期一會》及《LastSmile,FirstTear》,以及風車草劇團《ILoveYouBecause》音樂創作及演出。這個舞臺劇很豐富,不論是內容還是舞臺是配合得天衣無縫,內中每一個細節都很有意思把一套文學名著改編到如此的積極、動人,是黃詠詩的筆力把一套文學名著包裝得如此有時代感,是林奕華的功力把一套文學名著演繹得如此感人、生動,是何韻詩及十二釵的表演力把我們愛看的《紅樓夢》轉化成《賈寶玉》,的確,不容易。但,很成功。
溫馨提示:1.2米以下兒童謝絕入場(兒童項目除外),1.2米以上兒童需持票入場。
TAGS: 音樂舞臺劇《賈寶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