巡演曲目
勁飆序曲…………………………盧亮輝 作曲
這首作品以臺北101的雄偉景觀,描繪出臺北市現代大都會欣欣向榮和活力奔放的繁榮景象,以及開朗樂觀的豪情氣勢,浪漫舞姿的慢板,表現出臺北大都會多采多姿的夜生活與柔情似水的情懷,最后以急速的節奏,展現出進取的心懷,迎接新的未來
劍舞………………………………沈文友 編曲
這是一首采用了京劇音樂「紅娘子」以及吹打樂「北將軍令」的素材改編而成的合奏曲,雖然應用了交響化的配器,但仍充份表現出戲曲音樂吹打鑼鼓的特色曲描寫舞劍時輕盈敏捷的腳步及英挺的神態。旋律優美、氣勢雄偉、節奏豐富多變化,充滿豪邁及柔美的感受
阿里山情歌………………………陳慶文 作曲
古槐尋根…………………………趙季平 作曲
諺語︰問我祖先在何處?山西洪洞大槐樹……
引子與尾聲是那綿綿思緒的呼應,深情優美的慢板表達了
對故鄉的真摯眷戀,情趣盎然的中段小快板則形象地
刻畫了游子返鄉的歡樂場景。
祝福………………………………趙季平 作曲
琵琶協奏曲祝福是借用電影《祝福》的主題為「祥林嫂」的主題音樂發展的。樂曲共分三個部分:呈示部主部主題描寫樸實,受盡壓迫的一位江南鄉村婦女形象。副部主題描述祥林嫂和賀老六的一段短暫安逸的生活。展開部:禍從天降、家破人亡,祥林嫂在回到魯四老爺家中精神上受到極大的摧殘和鄙視,她不斷的掙扎與反抗,在精神受到刺激,失常之中彷佛到了陽間也倍受嘲笑和鞭打。再現部:表現祥林嫂憤怒控訴,呼喊著人間的不平及一生的痛苦。在大雪紛飛的「祝福」夜晚,懷著恐怖和悲憤的心情死去。
闖將令……………………………沈文友 編曲
樂曲以高亢的嗩吶領奏,具有逼人的豪邁氣勢,在五六十年代香港粵語武俠電影中經常被采用,其實卻是一首描述「大躍進」過程的樂曲。作者運用上行與下行旋律音型的結合及樂器聲部迭置的手法,來呈現大躍進的情景,最后,在全體樂隊總奏聲中,氣勢磅礡的結束全曲。
紅旗渠……………………………徐景新、金復載、陳大偉 作曲
紅旗渠共分三個樂章,分別有一個標題敘述主題,并予以發展;整首曲子有優美的旋律ˋ生動活潑的敘述性樂段ˋ濃郁的地方風格,是一首獨具特色又百聽不厭的好曲子:
(1)一輪紅日照太行
以嗩吶奏出雄偉的前奏,加入柳琴奏出優美的主題,再以拉弦群,帶出如歌的主題優美旋律,同時笙的中低音相當有特色,.
(2)千軍萬馬戰山河
有氣勢的擊樂和精采的嗩吶及梆笛互相的呼應,炒熱了全曲的氣氛,栩栩如生的勾勒出搏斗的情景;在此樂段后面的板胡以及略帶逗趣ˋ歡樂的樂團旋律也相當悅耳.
(3)紅旗渠水萬年長
這一段的新意較少,大致上是前兩章的變奏內容以及樂團全體歌詠式的行版;惟一令人注意的是接近末尾的二胡獨奏,整個樂團從安詳寧靜逐漸到壯闊盛大,線條的起伏很戲劇化.
整體來說,整首曲子不但能取悅偏好優美旋律的聽眾,又能展現地方特色,也是一首不可否認的佳作.
豐收鑼鼓…………………………彭修文 作曲
豐收鑼鼓:民族管弦樂曲,彭修文、蔡惠泉創作于1972年。樂曲借鑒我國民間吹打音樂的鼓點和旋法加以變化發展,推陳出新,充分發揮我國豐富多彩的打擊樂器的表現功能,既有民族風格,又具時代特點。
樂曲由四個部分組成:
第一部分,引子雄壯嘹亮,主題旋律跳蕩,節奏明快,展現了一幅熱鬧歡騰、你追我趕的勞動場面;尤其是最后的鑼鼓段,以十面鑼為主奏樂器,情緒更加熱烈高漲。
第二部分以吹管樂器富有號召性的音調開始,轉入弦樂組和笛子先后演奏的歌唱性旋律,然后笛子與彈撥樂器以輕快的節奏和跳躍的旋律,抒發了人們在勞動時的歡快心情。
第三部分再現了第一部分的旋律后,明亮的笛子音色和散板旋律,勾畫了一幅優美如畫的田園景色;云鑼則以柔和的音色和琶音旋律,表現了陽光下的粼粼水波。
第四部分是全曲的高潮,氣勢磅礡的鑼鼓片段,緊張激烈,表現歡慶豐收的宏偉場面,樂曲在快速強烈的全奏中結束。
樂曲借鑒我國民間吹打音樂的鼓點和旋法加以變化充分發揮我國豐富多彩的打擊樂器的表現功能,體現時代特點。
溫馨提示:1.2米以下兒童謝絕入場(兒童項目除外),1.2米以上兒童需持票入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