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艘永不靠岸的幽靈之船,一段注定漂泊的命運之旅。當狂風暴雨都已經歷,真愛卻在那瞬間來臨。《漂泊的荷蘭人》是瓦格納藝術開始走向成熟時期的第一部歌劇代表作,也是他向“樂劇”邁出的第一步。瓦格納根據自己在海上遭遇暴風雨的真實經歷并結合流傳已久的北歐傳說,創作出了這部波瀾壯闊的浪漫主義神話史詩作品,該劇的音樂與歌詞均由他本人獨立創作完成。《漂泊的荷蘭人》因其陰郁迷幻的色彩中摻雜著偶爾流露出的輕松優雅格調,人聲與管弦樂完美融合的創作手法,愛情與命運交織的情節沖突,犧牲與拯救的深邃哲學命題,使得自問世之日起便成為了瓦格納作品中制作及上演率最高的歌劇之一。
作為“2012年國家大劇院歌劇節”的開幕大戲,《漂泊的荷蘭人》同時也是國家大劇院制作的第一部瓦格納歌劇。2013年將是這位藝術巨人誕辰200周年,國家大劇院將以這部作品率先開啟紀念瓦格納的盛大序幕。《漂泊的荷蘭人》秉承著國家大劇院所一貫堅持的集結世界頂級藝術人才的國際化先進創作理念,主創團隊沿用以天才歌劇導演強卡洛為核心的黃金班底,劇中全部主要角色皆特邀有著豐富演繹德奧歌劇演出經驗的優秀藝術家加盟演唱,舞臺呈現方面則運用寫實與寫意相結合的方式,營造出堪比3D魔幻史詩大片的壯觀效果:陰森恐怖的幽靈船,薄紗、絲綢與12塊大幅投影幕布結合高科技手段的巧妙運用,逼真表現出大海上波濤洶涌、狂風肆虐的場面,結合著大氣磅礴的音樂,散發出一種超自然的力量,使觀眾能夠身臨其境地感受到荷蘭人那天涯孤旅漂泊的凄惶、永無故鄉的絕望,以及最終經受純潔愛情救贖后一切動蕩與苦難煙消云散的悲憫與平靜。
劇情:
茫茫的大海上漂泊著一艘紅帆黑桅的陰森可怖的船,而船長荷蘭人由于受到魔鬼的詛咒,窮其一生都要在海上流浪,每隔七年才能上岸一次,只有遇到一位真心愛他并肯為他犧牲的女人,他的流浪生涯才可能終止。
又一個七年的輪回開始了,荷蘭人在挪威海岸靠岸。挪威船長達蘭德美麗善良的女兒珊塔從小就聽過荷蘭人的傳說,一直對他充滿同情并產生了愛意,她認為,她可以給予荷蘭人不朽的愛情從而使他獲得救贖。但是,還有一個名叫艾瑞克的青年也鐘情于珊塔,碰巧有一天當他對著珊塔傾訴自己的愛情時,被荷蘭人聽見了,憂傷而絕望的荷蘭人想到自己這次必又將遭人拋棄,于是決然而去。珊塔急忙追趕,但被艾瑞克、達蘭德和眾人拉住。荷蘭人向珊塔說明自己的身世,想使珊塔恐懼而退出,但美麗而堅貞的姑娘發誓要愛他一直到死,她終于掙脫了眾人,跑到海邊的懸崖,兩臂向著那荷蘭人張開,縱身跳入海中。荷蘭人的船沉了下去,海水涌起了高浪,在激流的聲響與落日的余暉中,珊塔與荷蘭人的幻影互相擁抱著,從海上浮現了出來。
國家大劇院管弦樂團
國家大劇院管弦樂團成立于2010年3月,作為中國國家級表演藝術中心常駐樂團,一直活躍于國家大劇院繁忙的歌劇、舞劇和音樂會演出中,并以高質量的演出廣受好評。目前樂團的首席指揮由著名指揮家呂嘉擔任,國家大劇院音樂藝術總監陳佐湟作為樂團的創立者之一,榮膺樂團桂冠指揮。杰出青年指揮家陳康明擔任樂團的駐團指揮。如今,樂團每年參演十余部歌劇和舞劇,同時以“國家大劇院音樂廳管弦樂團”的名義舉行約30場交響音樂會。
國家大劇院管弦樂團始終保持著良好的藝術質量和國際化的運營標準,樂團演奏家來自中美等多個國家和地區,大部分演奏家具有在歐美工作或學習的經歷。樂團吸引了許多世界級杰出藝術家與之合作,包括指揮大師洛林·馬澤爾、克里斯多夫·艾森巴赫,鋼琴家史蒂芬·科瓦塞維奇、王羽佳,小提琴家寧峰、大提琴家張漢娜、歌唱家里奧·努奇等。在《茶花女》、《塞維利亞理發師》等劇目中與樂團有過多次合作的洛林·馬澤爾大師評價說:“他們富有激情,非常努力并且十分優秀。”樂團長期保持著與馬澤爾和艾森巴赫等大師的合作關系。
2011年度,國家大劇院管弦樂團繼續作為國家大劇院新制作和原創歌劇的堅實班底,參演的“大劇院出品”歌劇包括《托斯卡》、《塞維利亞理發師》、《蝙蝠》和《趙氏孤兒》。作為國家大劇院音樂廳管弦樂團,2011年度樂團還積極參演國家大劇院“紀念馬勒逝世百年”系列音樂會,邀請世界著名指揮家克里斯多夫·艾森巴赫、里爾·夏巴多、耶歐·萊維與潤·馬爾科執棒,成功上演了馬勒第一、第十交響曲,與中國國家交響樂團合作上演了馬勒第二、第三、第八交響曲。樂團還舉行了兩場具有特別意義的現代作品音樂會,分別上演了武滿徹、吉雅·坎切利與一批中國青年作曲家的作品,作曲家坎切利本人親臨了他的作品音樂會。2011年1月末,國家大劇院管弦樂團應邀參與了國家大劇院版《圖蘭朵》在韓國首爾的演出,獲得當地媒體與民眾的一致好評。
國家大劇院管弦樂團熱心于藝術教育普及事業,創立至今多次獻演國家大劇院藝術教育周末音樂會,以精心挑選的曲目和高水準的演出獲得了熱烈反響。
2012年度,國家大劇院管弦樂團即將參演國家大劇院制作的瓦格納歌劇《漂泊的荷蘭人》和《羅恩格林》,同時還將與指揮大師弗拉基米爾·阿什肯那齊、羅杰·諾林頓爵士、楊·帕斯卡·托特里耶、鋼琴家魯道夫·布赫賓德等首次合作,還將再度攜手艾森巴赫大師帶來多場音樂會。樂團的多個國外巡演計劃也在籌備中。
國家大劇院管弦樂團按照國際慣例和市場運作規則,實行新型的管理運營體制,作為國家大劇院的重要組成部分,為建設“中國特色、世界一流”的國家表演藝術中心發揮著重要作用。
國家大劇院合唱團
國家大劇院合唱團成立于2009年12月8日,由著名指揮家吳靈芬擔任指揮,眾多國際、國內優秀藝術家對合唱團進行藝術指導。團員由全國各藝術院校及海外學成的優秀學子經過嚴格選拔組成。作為中國最高表演藝術殿堂所屬的專業文藝演出團體,合唱團秉承大劇院人民性、藝術性、國際性的宗旨,以歌劇、音樂會演出為主要任務,并積極參與各類文化交流活動。
國家大劇院合唱團在2010年國家大劇院歌劇節中正式亮相,至今先后演出了由大劇院制作的歌劇《西施》、《卡門》、《茶花女》、《愛之甘醇》、《圖蘭朵》、《山村女教師》、《托斯卡》、《蝙蝠》、《趙氏孤兒》,其展現的藝術水準獲得了業內及觀眾的一致好評。作為國家大劇院駐院團體,合唱團于2011年1月出訪韓國首爾藝術中心,演出國家大劇院版意大利歌劇《圖蘭朵》,獲得了廣泛贊譽。
合唱團還為觀眾奉獻了多場精彩的音樂會,包括大型音樂舞蹈史詩《復興之路》、《致音樂》國家大劇院合唱團首演音樂會、《漫步經典音樂會》、《心向祖國》國家大劇院合唱團慶八一音樂會、《愛的詠嘆》國家大劇院合唱團音樂會,《貝多芬第九交響樂》、《馬勒第二交響樂》等。演出曲目結合了世界經典歌劇片段與著名室內合唱作品,以高水準的演出獲得了熱烈的反響。
合唱團成立至今與眾多著名藝術家進行了合作,包括著名導演弗朗切斯卡·贊貝羅、強卡洛·德·莫納科、著名指揮家洛林·馬澤爾、呂嘉、李心草等,著名歌唱家茵瓦·穆蘭、胡安·彭斯、布蘭登·喬瓦諾維奇、戴玉強、莫華倫、章亞倫、張立萍、孫秀葦、梁寧等,全年演出超過百場,為推動國家大劇院的進一步發展發揮了積極的作用。
呂嘉
國家大劇院管弦樂團首席指揮、意大利維羅那歌劇院音樂總監、西班牙桑塔·克魯茲·特內里費交響樂團藝術總監、澳門樂團音樂總監兼首席指揮。曾先后在歐美指揮音樂會及歌劇近兩千場,與一百多個世界知名歌劇院及交響樂團合作,包括德國柏林德意志歌劇院、瑞士洛桑歌劇院和意大利米蘭斯卡拉歌劇院等歌劇院,以及德國柏林廣播交響樂團、漢堡廣播交響樂團、萊比錫布商大廈(格萬特豪斯)交響樂團、慕尼黑愛樂樂團、班貝格交響樂團,美國芝加哥交響樂團、新加坡交響樂團及澳大利亞的絕大多數交響樂團。作為第一位在意大利國家歌劇院擔任總監的亞洲指揮家,他被意大利的音樂評論譽為“比意大利人更懂得意大利歌劇的指揮家”。2007年意大利總統納波里塔諾為他頒發“總統杯”,以表彰他在意大利作出的特殊貢獻和巨大成就。同年,他在羅西尼家鄉佩撒羅舉辦的“羅西尼歌劇節”里指揮的《鵲賊》,被評為當年全歐洲的“最佳歌劇”。
溫馨提示:1.2米以下兒童謝絕入場(兒童項目除外),1.2米以上兒童需持票入場。
TAGS: 歌劇漂泊的荷蘭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