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杭大運河,是中國古代勞動人民創造的堪與萬里長城媲美的人工奇跡,開鑿迄今已有2500多年的歷史。原創歌劇《運河謠》是國家大劇院推出的首部原創民族歌劇,該劇以民族唱法為載體,以京杭運河為故事背景,通過描述劇中人物在運河上跌宕起伏的命運際遇,展現了運河見證的離合悲歡、善惡生死、義薄云天!該劇從戲曲、民歌、民俗等中國文化精華中汲取營養,呈現出民族歌劇所特有的藝術質感與藝術魅力。
《運河謠》的醞釀創作歷時兩年。國家大劇院力圖通過真誠、務實的藝術實踐,開拓出一種有別于西洋歌劇的中國歌劇意境。該劇集結了國內最具實力的一線創作團隊。著名導演廖向紅擔綱該劇導演,黃維若、董妮聯合編劇,書寫了水紅蓮、秦嘯生、關硯硯之間催人淚下、極具情感沖擊力的動人故事;曾創作過《天路》、《走進新時代》的著名作曲家印青動情譜曲,賦予了全劇唯美悠揚、百聽不厭的音樂旋律;舞美設計劉杏林則通過充滿創意的設計,展現了一幅美不勝收的運河流動畫卷。該劇由國家大劇院管弦樂團首席指揮呂嘉激情執棒。雷佳、王宏偉等優秀歌唱家將為您帶來精彩演繹,為廣大觀眾呈現一場具有民族審美韻味的歌劇盛宴。
呂嘉
國家大劇院管弦樂團首席指揮、意大利維羅那歌劇院音樂總監、西班牙桑塔·克魯茲·特內里費交響樂團藝術總監、澳門樂團音樂總監兼首席指揮。曾先后在歐美指揮音樂會及歌劇近兩千場,與一百多個世界知名歌劇院及交響樂團合作,包括德國柏林德意志歌劇院、瑞士洛桑歌劇院和意大利米蘭斯卡拉歌劇院等歌劇院,以及德國柏林廣播交響樂團、漢堡廣播交響樂團、萊比錫布商大廈(格萬特豪斯)交響樂團、慕尼黑愛樂樂團、班貝格交響樂團,美國芝加哥交響樂團、新加坡交響樂團及澳大利亞的絕大多數交響樂團。作為第一位在意大利國家歌劇院擔任總監的亞洲指揮家,他被意大利的音樂評論譽為“比意大利人更懂得意大利歌劇的指揮家”。2007年意大利總統納波里塔諾為他頒發“總統杯”,以表彰他在意大利作出的特殊貢獻和巨大成就。同年,他在羅西尼家鄉佩撒羅舉辦的“羅西尼歌劇節”里指揮的《鵲賊》,被評為當年全歐洲的“最佳歌劇”。
廖向紅
中央戲劇學院副院長、文學(藝術學)博士、教授、博士生導師、教育部社會科學委員會委員、北京市戲劇家協會副主席、中國戲劇家協會理事、中國音樂劇研究會副會長兼教學專業委員會主任,享受國務院政府專家津貼。
先后發表《論導演藝術創作中再現與表現的有機融合》等學術論文30余萬字,出版個人專著《音樂劇創作論》,導演了《列兵們》、《玉鳥“兵站”》、《赤道雨》、《爆玉米花》、《秦王政》、《自選題》等多部話劇、歌劇和音樂劇作品。以自己在戲劇教學、創作和科研領域的探索,為我國的導演人才培養和戲劇藝術事業的繁榮做出了貢獻。曾獲“北京市青年骨干教師”稱號、“北京市第五屆哲學、社會科學研究優秀成果二等獎”,參與撰寫的《導演學基礎教程》被評為2008年北京高等教育精品教材,講授的《導演片斷》獲2004中央戲劇學院精品課程獎和2008北京市教學成果(高等教育)一等獎,參與講授的導演藝術課《多幕劇排演》獲2010北京市級精品課程,2010年被授予第六屆北京市高等學校教學名師獎。
國家大劇院合唱團
國家大劇院合唱團成立于2009年12月8日,由著名指揮家吳靈芬擔任指揮,眾多國際、國內優秀藝術家對合唱團進行藝術指導。團員由全國各藝術院校及海外學成的優秀學子經過嚴格選拔組成。作為中國最高表演藝術殿堂所屬的專業文藝演出團體,合唱團秉承大劇院人民性、藝術性、國際性的宗旨,以歌劇、音樂會演出為主要任務,并積極參與各類文化交流活動。
國家大劇院合唱團在2010年國家大劇院歌劇節中正式亮相,至今先后演出了由大劇院制作的歌劇《西施》、《卡門》、《茶花女》、《愛之甘醇》、《圖蘭朵》、《山村女教師》、《托斯卡》、《蝙蝠》、《趙氏孤兒》,其展現的藝術水準獲得了業內及觀眾的一致好評。作為國家大劇院駐院團體,合唱團于2011年1月出訪韓國首爾藝術中心,演出國家大劇院版意大利歌劇《圖蘭朵》,獲得了廣泛贊譽。
合唱團還為觀眾奉獻了多場精彩的音樂會,包括大型音樂舞蹈史詩《復興之路》、《致音樂》國家大劇院合唱團首演音樂會、《漫步經典音樂會》、《心向祖國》國家大劇院合唱團慶八一音樂會、《愛的詠嘆》國家大劇院合唱團音樂會,《貝多芬第九交響樂》、《馬勒第二交響樂》等。演出曲目結合了世界經典歌劇片段與著名室內合唱作品,以高水準的演出獲得了熱烈的反響。
合唱團成立至今與眾多著名藝術家進行了合作,包括著名導演弗朗切斯卡·贊貝羅、強卡洛·德·莫納科、著名指揮家洛林·馬澤爾、呂嘉、李心草等,著名歌唱家茵瓦·穆蘭、胡安·彭斯、布蘭登·喬瓦諾維奇、戴玉強、莫華倫、章亞倫、張立萍、孫秀葦、梁寧等,全年演出超過百場,為推動國家大劇院的進一步發展發揮了積極的作用。
國家大劇院管弦樂團
國家大劇院(音樂廳)管弦樂團成立于2010年3月,作為中國國家級表演藝術中心常駐樂團,一直活躍于國家大劇院繁忙的歌劇、舞劇和音樂會演出中,并以高質量的演出廣受好評。目前樂團的首席指揮由著名指揮家呂嘉擔任;國家大劇院音樂藝術總監陳佐湟作為樂團的創立者之一,榮膺樂團桂冠指揮;杰出青年指揮家陳康明擔任樂團的駐團指揮。如今,樂團每年參演十余部歌劇和舞劇,同時以“國家大劇院(音樂廳)管弦樂團”的名義舉行約30場交響音樂會。
國家大劇院(音樂廳)管弦樂團始終保持著良好的藝術質量和國際化的運營標準,樂團演奏家來自中美等多個國家和地區,大部分演奏家具有在歐美工作或學習的經歷。樂團吸引了許多世界級杰出藝術家與之合作,包括指揮大師洛林·馬澤爾、克里斯多夫·艾森巴赫,鋼琴家史蒂芬·科瓦塞維奇、王羽佳,小提琴家寧峰,大提琴家張漢娜,歌唱家里奧·努奇等。在《茶花女》、《塞維利亞理發師》等劇目中與樂團有過多次合作的洛林·馬澤爾大師評價說,“他們富有激情,非常努力并且十分優秀。”樂團長期保持著與馬澤爾和艾森巴赫等大師的合作關系。
2011年度,國家大劇院(音樂廳)管弦樂團繼續作為國家大劇院新制作和原創歌劇的堅實班底,參演的“大劇院出品”歌劇包括《托斯卡》、《塞維利亞理發師》、《蝙蝠》和《趙氏孤兒》。2011年度樂團還積極參演國家大劇院“紀念馬勒逝世百年”系列音樂會,邀請世界著名指揮家克里斯多夫·艾森巴赫、里爾·夏巴多、耶歐·萊維與潤·馬爾科執棒,成功上演了馬勒第一、第十交響曲,與中國國家交響樂團合作上演了馬勒第二、第三、第八交響曲。樂團還舉行了兩場具有特別意義的現代作品音樂會,分別上演了武滿徹、吉雅·坎切利與一批中國青年作曲家的作品,作曲家坎切利本人親臨了他的作品音樂會。2011年1月末,國家大劇院(音樂廳)管弦樂團應邀參與了國家大劇院版《圖蘭朵》在韓國首爾的演出,獲得當地媒體與民眾的一致好評。
國家大劇院(音樂廳)管弦樂團熱心于藝術教育普及事業,創立至今多次獻演國家大劇院藝術教育周末音樂會,以精心挑選的曲目和高水準的演出獲得了熱烈反響。
2012年度,國家大劇院(音樂廳)管弦樂團即將參演國家大劇院制作的瓦格納歌劇《漂泊的荷蘭人》和《羅恩格林》,同時還將與指揮大師弗拉基米爾·阿什肯那齊、羅杰·諾林頓爵士、楊·帕斯卡·托特里耶、鋼琴家魯道夫·布赫賓德等首次合作,還將再度攜手艾森巴赫大師帶來多場音樂會。樂團的多個國外巡演計劃也在籌備中。
國家大劇院(音樂廳)管弦樂團按照國際慣例和市場運作規則,實行新型的管理運營體制,作為國家大劇院的重要組成部分,為建設“中國特色、世界一流”的國家表演藝術中心發揮著重要作用。
劇情:
明朝萬歷年間,蘇州城的書生秦嘯生因上書揭發知府貪污漕糧,被惡勢力通緝。其在逃亡的過程中結識了唱曲賣藝的水紅蓮。適逢水紅蓮因不肯做有錢人的小老婆,也被抓捕。落難的兩個人來到一個叫張水鷂的運河船主的船上一路北上避難,秦嘯生冒名水手李小管在船上做了水手,與水紅蓮在患難中產生了真愛。
船行至蘇州碼頭時,盲女關硯硯誤將秦嘯生認作了拋棄了自己與孩子的水手李小管。秦嘯生礙于被通緝的身份不能說明真相,從而陷入兩難。一直對水紅蓮懷有色心的張水鷂刻意收留了關硯硯母子,以此作為秦嘯生與水紅蓮之間愛情的阻力。張水鷂在偶然間發現了秦嘯生的真實身份,帶著官府的衙役到船上抓捕秦嘯生。水紅蓮為救秦嘯生與關硯硯,毅然點著了張水鷂的船,以自己葬身火海的方式,懲誡了黑心船主張水鷂,拯救了秦嘯生與關硯硯及孩子的生命。
溫馨提示:1.2米以下兒童謝絕入場(兒童項目除外),1.2米以上兒童需持票入場。
TAGS: 國家大劇院原創歌劇《運河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