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中暉
作為一位享有國際知名度的音樂家,戴中暉先生的音樂足跡已經遍及歐洲,北美洲及亞洲許多國家和地區?,F任中國音樂家協會管樂學會副主席,中國小號聯合會會長,國際小號協會理事,美國GVSU國際小號專家班、費城銅管樂團專家班教授,中央音樂學院教授,中央音樂學院交響管樂團首席指揮。
戴中暉師從著名指揮家漢斯·培爾、丹尼爾·路易斯、威廉姆·斯菲爾及道格拉斯·拉瑞學習指揮藝術,取得優異成績,并榮獲美國南加利福尼亞大學音樂學院優秀學者稱號。1991年進入世界著名的“坦格伍德音樂中心”學習、演出并且得到指揮大師小澤征爾、西蒙·拉特的悉心指導,并合作演出。與之合作過的著名指揮家包括: 查理·迪圖瓦、歐拉夫·科赫、潘德列斯基、柯爾特·馬祖爾、羅日杰斯特文斯基等。
戴中暉先生90年代以來一直活躍于國際、國內舞臺;他經常應邀到美國、法國、日本、泰國、馬來西亞、新加坡等國家和臺灣、香港地區以及國內主要城市進行講學、室內樂訓練及演出音樂會。在國家大劇院音樂廳、北京音樂廳、北京中山音樂堂、中央黨校、北京大學、清華大學及其他省市音樂廳成功指揮了多場音樂會并受到廣大聽眾的歡迎。戴中暉的職業指揮生涯也由此翻開了新的篇章。
戴中暉先生多次應邀赴歐洲、美國、日本、韓國、泰國擔任國際比賽評委。2009年9月出任國際一流賽事——匈牙利第43屆國際音樂比賽評委,同時擔任評委的有柏林愛樂樂團首席,維也納愛樂樂團首席及來自法國、芬蘭、匈牙利的國際著名演奏家。首屆中國“金鐘獎”管樂比賽評委。2010年8月任日本“東京國際音樂比賽”評委。2011年9月作為特聘專家為韓國首爾國際音樂節講授專家課并為閉幕式音樂會演出。2011年11月應邀赴美國講授指揮專家課并與USC交響樂團合作。
天津交響樂團
天津是西方音樂傳入中國最早的城市,交響樂在天津有著廣泛的聽眾和知音。天津交響樂團是我國大型交響樂團之一,始建于1985年。普及和發展交響樂事業是她的宗旨。團長肖嘉喜,常任指揮楊力、易娟子。
天津交響樂團致力于中國交響音樂事業的發展,自成立以來成功地演奏了近千部著名中、外作曲家的大型交響樂作品及獨奏、重奏、獨唱、合唱作品,始終鼓勵中國交響樂作品的創作,葉小綱、鮑元愷、金湘、唐建平、姚盛昌、劉庭禹等著名作曲家的一些作品,均曾由天津交響樂團首演。
天津交響樂團除在天津舉辦常規音樂會及音樂季外,經常在國內各省市進行巡回演出,還應邀到韓國、德國、俄羅斯、荷蘭、新加坡、印度尼西亞、蒙古以及香港、臺灣地區進行訪問演出。2003年10月應日本文化廳邀請代表中國參加了在日本大阪舉辦的“第二屆亞洲交響樂周”專場音樂會。反響強烈,贏得廣泛贊譽。
天津交響樂團除上演大型交響樂外,還經常舉辦獨唱、獨奏、重奏等多種形式的室內樂音樂會,并多次與中外著名指揮家李德倫、嚴良堃、黃飛立、陳貽鑫、陳燮陽、徐新、鄭小瑛、韓中杰、曹丁、胡炳旭、黃曉桐、卞祖善等;演奏家:劉詩昆、殷承宗、鮑蕙蕎、孔祥東、石淑城、郎朗、李傳韻、呂思清、俞麗拿、盛中國等;歌唱家宋祖英、戴玉強、吳碧霞、高曼華、張立萍、馬梅、鄭詠、關牧村、李谷一等進行了成功的合作。
天津交響樂團長期地、不間斷地深入到天津大、中、小學校進行普及高雅藝術演出,天津市教育委員會聯手天津交響樂團,制定了“交響樂十年、千場、百萬人”的交響樂普及計劃,在社會引起巨大反響。
鑒于天津交響樂團在發展交響音樂事業上做出的突出貢獻,中華人民共和國文化部、人事部授予樂團“全國文化工作先進集體”稱號。
曲目(以演出現場為準):
節日序曲 肖斯塔科維奇 曲
《洛神》為古箏與長笛、打擊樂和弦樂而作 姚盛昌 曲
交響合唱《我們的祖國》 徐昌俊 曲
——中場休息——
第五交響曲 肖斯塔科維奇 曲
溫馨提示:1.2米以下兒童謝絕入場(兒童項目除外),1.2米以上兒童需持票入場。
TAGS: 第三屆中國交響樂之春:天津交響樂團音樂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