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交響樂團
河北交響樂團是河北省唯一一支獨立建制的專業交響樂團,其前身為河北省歌舞劇院樂團,成立于1983年,1997年進行改革重組,2000年正式掛牌獨立。目前河北交響樂團設有交響樂隊、合唱團兩個演出實體及舞臺美術中心、演出聯絡和培訓管理中心等業務機構。現有演職員140余人,其中國家一、二級演奏員、演員60余人。已故著名指揮家、音樂教育家徐新教授原任樂團藝術顧問、首席指揮;青年指揮家張藝現任樂團藝術顧問、首席指揮。
近年來,河北交響樂團數次面向全國大中專音樂院校招聘專業人才,并進行嚴格年度業務考核與封閉式訓練,先后邀請了李德倫、黃飛立、韓中杰、鄭小瑛、黃曉同、卞祖善、譚利華、張國勇、俞峰、李心草、張藝、楊洋、馬丁諾夫(俄)、大衛·巴克(美)、聶中明、王樹人、高偉、高偉春及閔惠芬、殷承宗、劉詩昆、石叔城、基特列斯(法)、丹尼斯·帕克(美)、朗朗、陳薩、譚小棠、李傳韻、韓小明、陳曦、韓國良、安德烈(法)、郝杰、吳碧霞、么紅、丁毅等60多位指揮家、演奏家、歌唱家蒞臨指導,合作演出,業務水平取得飛躍發展,被多位專家首肯為“國內省級交響樂團的佼佼者”。
河北交響樂團相繼在河北、北京、上海、黑龍江、江蘇、湖南、湖北、廣東、山西、河南、遼寧、吉林、山東、內蒙等地巡演,在全國產生了較大影響。多次進北京演出,并成功赴法國參加“國際音樂節”。合唱團在全國合唱比賽中榮獲銀牌,成為河北歷史上在全國聲器樂比賽中集體項目獲得的國家級最高獎。
河北交響樂團近年來積累了大量音樂會曲目,并具有較強的曲目、節目策劃與排演能力。演出形式以交響音樂演奏、重奏、獨奏、聲樂合唱、重唱、獨唱等為主,以舉辦大型交響音樂會、影視音樂會、交響合唱音樂會、合唱音樂會、綜合性音樂會見長,儲備古典、通俗、影視等音樂曲目、節目千余部(首)。從2003年起實行“音樂季”計劃,至今已推出了80余套交響音樂會,并獨立創作和承辦過數場不同風格的大型交響和綜合音樂會,舉辦過“高雅藝術下基層”、“交響樂進校園”、“觸摸音樂”、廣場音樂會、戲曲名家演唱會、室內小型音樂會等系列活動,取得良好的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
目前,河北交響樂團正在河北省委、省政府的關心支持下,通過加大內部機制改革,積極探索公益文化項目的市場化、社會化運作,多元投入,多措并舉,積極組織排練、演出,開拓演出市場,普及交響樂,為建設文化大省不懈努力著。
曲目(以演出現場為準):
英雄河北
大好河山
柏坡交響·新中國從這里走來
民歌河北
燕趙長歌
燕趙風華
曲目介紹:
英雄河北
《英雄河北》由我國著名作曲家鮑元愷、奚其明、劉湲以發生在河北大地上的英雄事跡為素材而創作。音樂會分三個部分:鮑元愷先生創作的管弦樂組曲——《烽火素描》、奚其明先生創作的降B大調少年兒童鋼琴協奏曲——《烽火少年》、劉湲先生創作的管子詩篇——《太行回響》。《英雄河北》于2005年8月17日在石家莊首演,2005年9月11日在北京音樂廳參加文化部“紀念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60周年”優秀劇目展演活動,2005年10月4日在北京大學演出,受到音樂界專家和各界觀眾的廣泛好評。
大好河山
大型交響合唱音畫《大好河山》由我國著名作曲家王燕樵先生擔任作曲和首場指揮。作品以張垣大地從遠古至當代的文明進程為主軸,通過《泥河灣》、《涿鹿原》、《張庫商道》、《晉察冀邊區的歌》和尾聲《大好河山》等五個樂章,把中華文明最精彩的元素一一呈現,描繪了人與人、人與自然和諧相依的景觀。整個交響樂集中了張家口地區的二人臺音樂、晉察冀邊區抗戰曲以及古代北方兄弟民族的音樂元素,民族樂器與現代交響樂相融,渾然一體而又別風味。《大好河山》于2006年12月22日在張家口首演,是2006年河北文化藝術展演的重點原創精品劇目之一。
柏坡交響·新中國從這里走來
《柏坡交響·新中國從這里走來》由著名作曲家杜鳴心、青年作曲家杜詠、謝鵬、著名女歌詞作家蔣雨蓮、著名指揮家張藝共同完成。音樂會分為五個部分:《柏坡印象》、《翻身的日子》、《幸福春光》、《運籌帷幄、決勝千里》和《西柏坡——我是你的讀者》。音樂會描繪了西柏坡優美的自然風光,刻畫了黨中央領導人的偉岸形象,表現了西柏坡人民闊步邁向新生活的喜悅心情。《柏坡交響·新中國從這里走來》于2009年4月20日在石家莊首演,2009年6月8日,該音樂會作為中宣部、文化部主辦的“向祖國匯報——慶祝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60周年系列文藝活動”的開幕式在國家大劇院成功上演。賈慶林、劉延東等黨和國家領導人觀看并給與肯定。
民歌河北
《民歌河北》是河北交響樂團受河北省委宣傳部、省文明辦委派,按照“燕趙風情、民族情感、永久的故事、不朽的記憶”的創作主旨,在2000余首廣為流傳的河北民歌中,精選了《放風箏》、《小放牛》等10余首百年流傳的經典民歌,在盡可能保留原音樂風格基礎上加以改編創新。《民歌河北》以交響樂隊演奏、美聲唱法為主體,結合舞臺表演,以多種藝術表現形式為補充,是河北省第一次用交響樂方式來詮釋河北民歌,首次以多元現代藝術演唱形式展示河北民歌魅力,也是第一臺具有長期保留價值和極具河北特色的大型交響樂。《民歌河北》于2011年6月16日在石家莊首演,2011年9月28日赴北京音樂廳為首都各界匯報演出。
燕趙長歌
《燕趙長歌》由著名作曲家周志勇創作而成,該作品以燕趙大地上發生的一系列歷史事件為主線,分《燕趙風》、《風骨》、《家園》、《逍遙》、《愛人》、《梆子》、《魔術天地》、《走天下》八個部分。作品描繪了河北美麗的自然風光、厚重的人文歷史和燕趙兒女建設美好家園的豪邁情懷,展示勤勞善良的河北人民在共產黨的領導下,努力實現科學發展,富民強省的英雄氣概,展望家鄉建設的美好未來。《燕趙長歌》音樂會于2011年11月19日在石家莊首演。
燕趙風華
《燕趙風華》是由我國世界級著名作曲家鮑元愷先生,依托河北豐厚歷史和當代文化元素創作而成。《燕趙風華》包括《易水悲歌》、《薊北烽煙》、《山海遺篇》和《太行抒懷》四個部分,以鮮明的河北風格和絢麗的管弦樂色彩,描繪了燕趙大地東西南北的風土人情,表現了燕趙大地優美的自然風光和燕趙兒女的頑強精神,贊美了燕趙人民在省委、省政府的領導下團結協作,為建設經濟強省和諧河北而努力奮進的豪邁情懷。2011年12月30日,《燕趙風華》作為2012年河北省新年音樂會在石家莊首演。
溫馨提示:1.2米以下兒童謝絕入場(兒童項目除外),1.2米以上兒童需持票入場。
TAGS: 第三屆中國交響樂之春:河北交響樂團音樂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