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歲生日,卡洛得到了屬于自己的第一把吉他。
欣喜的他經過5年后自學成才,年僅10歲便前往倫敦皇家音樂學院學習,主修編曲和管弦樂指揮等課程。1970年,他轉而研習當代吉他的前身:文藝復興時期的魯特琴。1977年,剛畢業的他就受到了美國新澤西的蒙特克萊州立大學的邀請,于是他開始在蒙特克萊州立大學教授吉他課程。之后,他又陸續任教于伊斯坦布爾、芬蘭及赫爾辛基的大學。
卡洛的吉他之旅遍布世界各個高等學府:赫爾辛基的Sibelius Akademie、Suomen Kitara Seura,芬蘭的Jyv.skyl大學、Turku 大學,土耳其的米馬爾?西南大學、委內瑞拉的加拉加斯音樂學院,德國的Aachen Hoch Musik Schule……他給學生們開設吉他課程、舉辦專題講座,不遺余力地宣傳吉他的魅力。他不僅給上述院校開辦音樂學研討會,也給歐洲文藝復興的魯特琴等音樂機構普及吉他知識。
1970年到1989年卡洛終止表演生涯前,他作為魯特琴演奏者和吉他大師與管弦樂隊合作,并與頂級的合作伙伴組成弦樂四重奏及二重奏世界巡演2000余場。在這期間,錄制24張大碟,其中一些曲目首次登臺便受到世界各地樂迷的追捧。
1989年,在卡洛搭乘3000多次航班后,他遭遇了2次飛機事故——西班牙的那次事故中斷了他的演藝生涯。之后,他開始為倫敦普利姆羅斯音樂公司創作電影音樂并全身心地投入音樂制作。在2003年伊始,他決定開啟他全新的音樂會之旅。
至今,他已在斯堪第納維亞、瑞士、法國、西班牙、英國、德國、波蘭、匈牙利、埃及、意大利等國舉辦了多場音樂會。2006年,他的雙碟CD“鏡--” 如愿發行。近期,他的部分曲目還被收錄進一套5碟裝的19世紀經典吉他CD中;其原創的古典吉他的所有作品也即將發行。
卡洛的足跡全球:意大利、瑞士、德國、法國、比利時、荷蘭、西班牙、葡萄牙、瑞典、斯堪第納維亞、芬蘭、丹麥、英國、匈牙利、波蘭、前蘇聯、希臘、土耳其、以色列、埃及、突尼斯、阿爾及利亞、摩洛哥、肯尼亞、贊比亞、莫桑比克、南非、建達、美國、墨西哥、委內瑞拉、巴西、阿根廷、烏拉圭、智利、印度和澳大利亞等等,到處都充滿了他音樂的活力。
卡洛樂評
只有極少數的演奏家可以憑借他們的演出激發聽眾的情感,他(卡洛)是一位完美主義者,他以一種純粹感性的方式駕馭他的樂器的同時,又不失對聽眾的尊敬。聆聽和欣賞他的演奏實是一種享受。
------- 斯文斯卡·達格布拉德
他是一位令人超乎想象的魯特琴藝術家和吉他大師…清透、溫暖、富有激情的音樂!
------- L'Unità (羅馬)
卡洛?安布羅西奧為伯爾尼音樂廳帶來的是對文藝復興時期的魯特琴及音樂創作的最高敬意!
------- 聯邦政府(佛羅倫薩)
這位令人震驚的音樂大師依靠他卓越的演奏技藝、有力的音量和濃郁的色彩的音樂,在短短四個音節之內就輕而易舉地俘獲了聽眾的身心。不止如此,那勝過所有技巧的純正音樂令聽眾在每一個瞬間都陷入如癡如醉的夢幻般境地。
------- 世界報
卡洛極具特色的特點,優雅撥動著琴弦,柔和的音調、杰出的才華,在富于文化穿透力的同時,亦愉悅地展現出了音樂的色彩。
------- Il Tempo報 (羅馬)